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身教育理念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是对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一种反应和认知。信息化时代的经济以其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品更新换代频繁等特点引起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只有在一生中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保持与社会进步同步,从而使个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学习作为一种常态,不仅是为了就业的需要、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同时,它也是个人享受生活、实现个人权利的方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职业岗位变化的加快、新的就业领域的出现,对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不断的进行高层次的职业培训成为个人的基本要求,而保证每个人这种要求的充分实现和满足则是政府和社会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提供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首要职责。设立数量足够多、分布足够广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则是实现人们教育和培训权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众所周知,机构存在本身只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而权利的真正实现,必须是每个需要进行教育和培训的人进入学校、走进课堂,而招生制度则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关键。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强大的市场需求,而已有的机构在提供的服务中,学历教育较多,而培训的内容较少,再加上由于招生制度的限制,把很多需要教育和培训的人挡在了校门之外,因为,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通过高考录取,而一些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年人和已经成年的劳动者是不可能在高考中成功的。这种状况与终身教育理念相背离的,它从根本上损害了人们的就业权和教育权。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能比较好地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设计专业和提供多样的教育服务,尤其在招生制度上能很好地保证每一个需要接受教育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学校,从而实现他们终身学习的目标。本文通过文献法、分析比较法,对发达国家的高职招生制度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高职教育中的招生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思路,并有助于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实现高职教育面向人人的目标,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打造我国的学习型社会。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对研究的缘起、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加以梳理,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对终身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首先对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进行了解读,通过对职业、职业生涯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探讨,进而对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新的理解;得出职业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的论断,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坚持满足人的终身职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观,满足人的职业需求是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提出推行彰显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职招生制度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并且对这一招生制度具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主要对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是如何通过建立完善的招生制度,以满足人的终身学习的经验进行分析,这些国家在招生制度的设计上的共同点是:突显招生计划的自主性;实行注册入学的方式;进行人性化的资格审查;提供周到的指导和咨询服务。第四章,主要对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现状作了分析。通过以国外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成功经验作为参照,得出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招生计划自主性不够;招生条件规定严苛;录取方式单一、死板;指导和咨询服务欠缺。第五章,主要对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进行了以下思考:一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扩大我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权限;二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刻地去领会终身教育理念下的“自主招生”的意蕴,包括:自主招生的性质要凸显服务性、淡化选拔性,自主招生的出发点要凸显职业需求、淡化升学需求,自主招生的开放程度要从有限开放向最大化开放;三是提出了促进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实施的政策和措施:分阶段、分区域地科学设定入学条件,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先前学习认证”制度,加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过程的监管,依靠内涵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把好“出口关”,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