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步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对儿童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会性的发展广泛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主要是通过社会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2001年,我国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等,进行了总体说明。《纲要》颁布以后,各地幼儿园遵照《纲要》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课程的教育实践。本文以重庆市A幼儿园为个案,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对A幼儿园社会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当前A幼儿园的教师在社会课程实施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对幼儿的兴趣、需要、主动性等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在教学活动的准备中,已经意识到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点,重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讲述、讨论、动手操作、游戏、情境活动等;在评价方面也采取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相互结合的形式,对幼儿的评价更加合理、客观。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师生成课程的意识比较淡薄;教师忽视社会课程的渗透性等。研究也表明:当前A幼儿园社会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有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教师的信念、教师的课程实施取向等),外部的影响因素(政策的支持、教学资源、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家长与社会的支持等)。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尽管这些影响因素不同,但是这些因素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忽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衡甚至失败。根据对A幼儿园社会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研究对幼儿园社会课程实施提出了如下建议:园长要加强对社会课程的领导;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增进交流,为教师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幼儿园文化和教师文化;通过有效途径,寻找家长和社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