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工业在我国是除了农业以外的一个重要的传统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手工业由于其历史悠久、产品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且有许多精湛的手工业产品至今仍享誉国际,可以说手工业是镶嵌于华夏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到1952年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屡遭战争破坏的手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此背景下,1953年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并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列为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必要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的任务之一,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方针、政策,使分散、落后、保守的手工业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转移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轨道上来,从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理论上来讲,为了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为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马列主义的合作经济理论和我国建国初期的基本情况,采取典型示范,引导个体私有制变为集体公有制、由小生产变为大生产的改造过程是的历史发展必然。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现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这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一个新的飞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在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稳步前进的方针;在组织形式上由手工业供销合作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发展阶段;在方法上采取从供销入手实现生产改造;在步骤上实行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在合作化的过程中,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发展前途和供、产、销等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实行发展一批,巩固一批,积极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为工业、农业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手工业合作化的后期,受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为了尽快完成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小社并大社,盲目合并,急切地向机械化的国营企业过渡,从而使合作社内一度出现了混乱局面,致使整个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处于十分被动和尴尬的境地,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客观地来说,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是不可否认的。因为手工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影响面较大,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和总结。江浙地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较为典型,论文以江浙地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为样本,试图在学术界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和弄清全国、特别是江浙地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进一步细化对手工业经济的研究,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