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碳储量,不仅发挥着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也在应对二氧化碳释放所导致的气候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2010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2010年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塔河林业局林相图、DEM数据以及塔河林业局小班数据,在收集的125块样地中,随机抽取100块样地作为训练要素,其余25块作为检验要素,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Box-Cox变换,并采用趋势分析和Moran I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训练要素进行克里格插值,并比较不同的模型,选出最优模型,并用检验要素进行验证,生成大兴安岭塔河林业局森林生物量分布图。通过生物量分布图与主要森林类型、龄组、海拔、坡度、坡向这五个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出:(1)研究区域平均生物量针阔混交林最大,其次是针叶混交林,地上生物量落叶松林最大,为20.08Tg,其次是白桦林17.09Tg和针阔混交林15.92Tg,因此选取落叶松林、白桦林和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区的主要森林类型。(2)中龄林地上生物量最大,其次是幼龄林,这两个龄组为研究区的主要龄组,白桦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3)不同海拔平均生物量最大为5级(950m~1390m),为153.65t/hm~2,其次为3级104.15t/hm~2。随着海拔的升高,白桦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也逐渐升高;(4)研究区域绝大部分为缓坡,其次为平坡,缓坡的地上生物量最大,为45.66Tg,其次是平坡,为22.62Tg。白桦林、落叶松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生物量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5)白桦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生物量均在阴坡和半阴坡处呈现最大值,阳坡和半阳坡生物量较小,其生物量随着太阳辐射方位角度数的增加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