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看我国传媒的角色定位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正处于关键性时刻。转型期间出现的巨大的信息需求,频发的社会危机,失衡的利益分配,一定程度上的认同危机和信仰迷惘,给社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时代要求大众传媒在社会发展中扮演更加多维的、积极的角色,建设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稳定地实现转型社会的过渡作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传媒的社会功能与角色,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如大多局限于对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和赖特的“四功能”说等传统社会功能理论的阐发或论证。很少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来探讨传媒的角色定位,导致缺少对我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另外,相关研究没有放在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视角下,使得论述失于全面、宏观,缺乏逻辑的严密性和认识的深刻性,对于我国传媒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欠缺指导力,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迅速变化中的现时中国。   基于以上考察,本文试图从“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和“中国语境”这两个视角出发,阐述我国传媒在社会发展中应有的六大角色,同时指出了现阶段我国传媒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角色困惑,探讨了造成困惑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论文的最后,笔者认为,要顺利地承担其肩上的责任重担,扮演好社会赋予的多重角色,传媒必须着力提高其社会公信力。  
其他文献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环境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生态政治是伴随着环境危机出现的政治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环境话语政治权力的直观
媒介话语涵盖了媒介产品从生产、经营到形式、内容的各个方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研究的新取向,而从媒介话语的角度研究近三十年传播史也是一个新视角。作为解放思想的前沿
期刊
如今,我国的少儿电视节目正在蓬勃发展。但是占中国少年儿童80%的农村少儿却很少能在电视上真正看到自己的身影,听到自己的声音。少儿频道成了城市孩子的舞台,农村孩子处在了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方式,拥有隐匿性、瞬时性、交互性、可观测性等区别于传统媒体舆论的特点,为中国网民提供了BBS、新闻跟帖、网络聊天、博客、微博客等多渠道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