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图形背景(Figure-Ground)理论,考察日语的原因、理由构句。主要研究对象为“~て”“~ため(に)”“~ので”“~から”四个最常用的句式,从图地理论的视角,分析各自特征,找出各自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者,对日语的原因、理由构句进行有体系的总结性的解释,探明其内在关系,为日语研究者及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日语中如何反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用日语表达时如何处理原因和结果等问题,以把握潜藏在日语原因、理由构句中的人类认知特征。本文研究的四种原因、理由句式,可以用来表达“事态的原因”“判断的依据”“行为的理由”“发言、态度的根据”四种含义。将这四种含义与四种图形背景形式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得知“X=原因=背景、Y=结果=图形”这种图地关系是最基本的形式,符合人类最一般的认知模式。这种形式适用于包括“~て”的所有原因、理由表现。说话人的意志加强,图形与背景的非对称性减弱的话,“~ので”会变换成“X=结果=图形、Y=原因=背景”的形式,而“~ため”构句的图形和背景的地位更加接近,直接完成图形背景转换,成为“X=原因=图形、Y=结果=背景”的形式,在此基础上原因和结果交换位置,图形和背景的非对称性重新加大,可以形成“X=结果=背景、Y=原因=图形”的形式。“~ために”只能在图形位于原因部分时使用。“~から”则可以用于以上列举的所有形式。在具体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将图形和背景之间非对称性的减弱视为图形和背景发生转换的条件,总结了原因、理由构句中图形背景转换的特征,加深了对图形背景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本文研究,可以认识到日语的原因、理由构句表现了日语使用者对原因、理由的多样化认知方式。使用日语表达原因、理由时,不仅要考虑自身,还要考虑听话人的立场和接受程度。因此,出现了与敬意程度相关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分化。认定图形和背景时的自由程度,加之对听话人的考虑,使图形和背景得以转换。由此可以得出日语偏好“主观识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