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尔·贝娄(1915—2005)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继海明威和福克纳之后最负盛名的当代作家之一。他一生笔耕不辍,并获得了众多荣誉。贝娄是唯一一位曾三次获得全国图书奖的小说家,此外,他还获得过普利策奖和国家艺术奖章等。1976年,他因在作品中“对当代文化富有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贝娄著作颇丰,其中,发表于1964年的《赫索格》被认为是贝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小说获得了批评界的高度赞扬,并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凭借这部小说,贝娄获得了国际文学奖,也是获此奖的第一位美国人,甚至贝娄自己也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一部小说。《赫索格》一经出版,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评论家的注意。然而,以往对该小说的研究多集中于存在主义、浪漫主义、人物分析、女性主义和叙事艺术等方面,还鲜有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赫索格》这部小说的研究。原型批评是研究文学原型的一种批评方式,通过探索呈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人类共同的原始身心经验和感知,使我们能够增进对文学以及人类社会的理解。《圣经》作为西方文学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它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人物原型、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圣经》中的情感趋向、价值观念等对西方作家创作中的主题表达、价值弘扬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拟从圣经原型的角度出发,以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贝娄小说《赫索格》中的圣经原型,从而挖掘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贝娄在小说中表达的在圣经原型影响下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于生活的积极的态度为当代迷茫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出口。通过运用这些圣经原型,有效传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化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了作品的深刻性和艺术性,同时引起读者共鸣使该小说具有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索尔·贝娄以及其代表作《赫索格》的重要性,对以往关于这部小说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阐述原型批评理论,说明从原型角度研究《赫索格》的根据及意义。论文主体第一章分析了《赫索格》中的圣经原型结构。贝娄在小说中运用了圣经中的圆形和U型叙事结构。第二章着重分析了《赫索格》中的圣经原型主题:流浪、受难、追寻和自我救赎。第三章分析了《赫索格》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来源于《圣经》中的一些经典人物,其中,男主人公摩西·赫索格的原型来自于圣经中的同名英雄摩西和相同遭遇的约伯。女主人公玛德琳的原型来自于背叛情人的大利拉和觉醒的夏娃。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