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代表中俄合作共建“冰上丝绸之路”项目正式地进入了务实发展的阶段,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要内容。“冰上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亚与欧洲之间最短的航道,除了航道的开发,“冰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内容还包括对北极的开发,中俄在此框架下开展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中俄双方的不懈努力下,目前在北极地区已有不少中俄共同参与的能源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三条生产线都已经在2018年底正式投产。如果中俄在“冰上丝绸之路”框架下进行的合作能够顺利推进,共建“冰上丝绸之路”项目将成为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有效对接的重要范例。本文认为有必要系统性地分析中俄在“冰上丝绸之路”框架下开展能源合作的优、劣势以及机会与威胁,从而更好的制定相应的有效策略,把握主动权,推动双方的合作高效顺利进行。本文的前半部分主要梳理了“冰上丝绸之路”和中俄能源合作相关的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根据时间先后详细梳理“冰上丝绸之路”项目的提出和发展及其特征;新地缘政治理论与传统地缘政治的关系及其具体的定义;SWOT分析理论的分析结构,包括基本定义及内容、本论文适用的分析模型和分析内容。还包括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领域合作发展的悠久历程以及在新的“冰上丝绸之路”项目下两国能源合作的新发展。本论文的后半部分根据SWOT分析理论构建基本分析框架,首先从中俄两国内部环境角度分析中俄在“冰上丝绸之路”框架下开展能源合作的优势与劣势,主要包括:中俄能源需求与供应的互补性为能源合作带来的可能性,两国21世纪全面战略伙伴协作关系下互助互信、互惠互利的政治、经济关系,油气资源开发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三方面的优势;北极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及科学技术水平不足限制合作的深入开展、“中国威胁论”与中俄间的利益博弈导致的俄罗斯对中国参与北极资源开发的猜疑和警惕。其次从外部环境分析中俄在“冰上丝绸之路”框架下开展的能源合作的机会与威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优势与全球变暖为中俄在北极开展能源合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和可能性、外部竞争压力的加大推动中俄两国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合作,严峻脆弱的北极生态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的挑战,美俄大国间的战略争夺给北极地区安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以及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的身份参与北极事务受限。在全面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得出中俄“冰上丝绸之路”框架下开展能源合作处于利弊共存、忧喜参半的形势,因此应该采取扭转型策略或多元型策略,利用优势和机会,弥补劣势并避免威胁,逐步向增长型策略过渡。针对存在的劣势和威胁,本文在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领导人考虑到国家长远利益开展的又一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冰上丝绸之路不仅将成为扩大世界海上贸易的绝佳选择,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将为俄罗斯在北极地区以及远东地区的发展提供动力,同时更好地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且对整个北极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如何更好推动双方合作的平稳高效进行值得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