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食管瘘是放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因素较多,难以根据单一的指标准确预测食管瘘的发生。本研究拟结合人口统计学、肿瘤特征、治疗相关数据和血液学数据,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的预测模型来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相关食管瘘的发生风险,从而筛选出食管瘘高危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4-2020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放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瘘是放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因素较多,难以根据单一的指标准确预测食管瘘的发生。本研究拟结合人口统计学、肿瘤特征、治疗相关数据和血液学数据,建立一种适用于临床的预测模型来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相关食管瘘的发生风险,从而筛选出食管瘘高危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4-2020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放疗或放化疗患者,回顾性收集所有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构建接受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队列。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队列中发生食管瘘的患者,并根据年龄、性别和诊断时间1:3随机匹配未发生食管瘘的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食管瘘发生相关的独立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Brier评分和决策曲线分析综合评估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在研究期间,共有1183例食管癌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放射治疗,经年龄、性别和诊断时间匹配后,共纳入324例食管癌患者,包括81例食管瘘组患者和243例对照组患者。在研究的81例食管瘘患者中,12例(14.8%)患者在放疗期间出现食管瘘,69例(85.2%)患者在放疗后出现此并发症。放疗开始至食管瘘发生之间的中位时间为4.6个月。46例(56.8%)患者发生食管纵隔瘘,28例(34.6%)患者发生食管气管瘘,2例(2.5%)患者发生食管动脉瘘,5例(6.2%)患者同时发生食管纵隔瘘和食管气管瘘。在食管瘘患者的治疗选择中,有61例(75.3%)患者应用鼻饲胃肠营养管,16例(19.7%)患者行食管支架治疗,4例患者(4.9%)行肠外营养治疗。2、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P=0.023)、T分期(P<0.001)、N分期(P=0.04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0.012)、血红蛋白(P=0.018)、前白蛋白(P=0.003)、再放疗(P=0.014)、溃疡型食管癌(P<0.001)、放疗前狭窄(P<0.001)、肿瘤靶区(GTV)长度(P<0.001)、GTV最大横径(P<0.001)与食管瘘的发生相关。其他变量包括年龄、白蛋白、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总剂量、单次剂量、GTV体积、化疗情况、短期疗效、吸烟史、糖尿病史以及高血压史均无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放疗前狭窄、溃疡型食管癌、前白蛋白、GTV最大横径和NLR是放疗相关食管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于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构建了包含上述六个参数的食管癌患者放疗相关食管瘘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设计了网络动态列线图。该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901-0.895),C指数(C-index)为0.847,行内部交叉验证,Bootstrap抽样后的校准C-index为0.833,表明该模型的区分度较好。列线图的Brier得分为0.127,结合校准曲线说明了该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进一步的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单中心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我们确定了T分期、放疗前狭窄、溃疡型食管癌、前白蛋白、GTV最大横径和NLR是放疗相关食管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及验证了食管癌患者放疗相关食管瘘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这一预测模型有望应用于临床实践,参与确定个体化诊疗策略,为早期筛选放疗相关食管瘘患者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和输电线路日趋复杂,输电铁塔承受的荷载不断提高,对铁塔承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目前国内已经大量存在的承载力偏低的输电铁塔进行加固改造已经成为必然。针对输电塔下横担腹杆部位,本文提出通过薄螺母在原结构角钢上并联一加固角钢形成“U”、“T”、“Z”三种截面形式的加固方案,其中“U”形加固方案可适用于交叉斜材和单斜材的加固,“T”形和“Z”形加固方案仅适用于单斜材的加固。这
目的作为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之一,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对改善其预后十分重要。然而,可用于LSCC辅助筛查的生物标志物尚未见诸报道。最近的文献证明,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许多以炎症为基础的标志物已被报道具有重要预后意义。本研究旨在于识别外周血液标志物及一般临床特征中的喉癌独立危险因素并结合开发和验证一种
风吹雪对道路交通具有重要影响,风雪流强烈时,能见度极差,通行条件恶劣,极易发生行车事故,在产生厚度较大的积雪时候甚至阻断交通,埋没车辆,对道路交通的管理十分不利,增加道路运营成本与管理成本,对风吹雪的研究在寒区公路的研究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风吹雪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风吹雪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以及黑龙江省的地形气候条件的分析,并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风吹雪的高速公路风吹雪发生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非手术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采取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对比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疗效及毒副反应,同时对可能影响非手术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是否能改善非手术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预后并分析肿瘤指标与其近期疗效间的关系,探索非手术中晚期食管鳞癌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经病理确诊,收集非手术的并接受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供水管网的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和扩大,这给供水管网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测问题。目前供水管网存在着大量的漏损现象,这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有效地控制漏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提高供水管网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多源监测技术的发展,供水管网监测数据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数据驱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对局部进展宫颈鳞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squamous cancer,LACSC)的临床运用价值,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CCRT和CCRT治疗LACSC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
在保护山地环境意识觉醒与公众审美理性回归背景下,山地建筑在山地环境中的设计重点从安全性和舒适性转变为体验性和品质性,体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消费文化的盛行迎合了公众的审美需求,视觉表达成为当代山地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的重中之重。包容的思想和审美、多元的材料与结构,加之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当代山地建筑外部形态设计语言;但与此同时,设计语言的过度杂乱也引发了山地自然地貌的破坏、地域特色不明显、缺乏视觉美
背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仍是世界上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死亡率最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所有病例中,约25%-30%为鳞状细胞肺癌(Squamous Cell Lung Cancer,Sq CLC)。目前,进展期Sq CLC一线采用含铂两药化疗疗效已达平台期;同时驱动基因阳性人群很少,故而靶向治疗在这种病理类型的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而
近年来高强建筑材料逐渐普及,若将高强钢材和高强混凝土结合形成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将会有效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延性,并提高高强钢管的局部稳定性能,从而充分发挥两种高强材料的优势。目前,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常温下力学性能的研究已较完善,但对其高温下抗火性能和高温后剩余力学性能的研究仍较少,且高温下防火设计与高温后损伤评估方法尚属空白。本文针对恒高温后圆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的剩余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但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造成了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在众多能耗中,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实施建筑节能,对减少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相变材料这一高效的储能介质,将其整合到水泥砂浆中去,制备出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相变储能砂浆建筑材料,使其在具有储热功能的同时,仍然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保障建筑的安全性。本文采用二元低共熔水合盐(Na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