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兴技术为后来者实现技术和经济跨越创造了机会,已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但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让现有的管理理论面临极大的挑战。本研究提出:降低管理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关键是要认识新兴技术演化的机理,因为新兴技术从产生到实现“创造性毁灭”的演化过程,不仅是技术沿着特定技术轨道的演进,更是新兴技术与其他相关要素共生演化的过程,正是这些要素的交互作用,以新兴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经济系统才能成功改变或替代原有的技术-经济系统。新兴技术演化的多层次性和多因素协同的特征,使其演化过程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使管理新兴技术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本文综合大技术系统、技术变迁、战略管理、演化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新兴技术“三要素多层次”共生演化的整体理论框架,应用计算机仿真、复杂网络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市场需求、企业能力和配套环境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提出了新兴技术演化的概念、特点和模式。论文从关注的主要问题出发,定义了新兴技术演化的概念。提出了新兴技术演化具有共生性、含义多重性、多层次性及二维性特征。以新兴技术对传统企业颠覆的对象不同,提出了新兴技术演化的三种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特点及管理的重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以新兴技术出现的推动力不同,将新兴技术的演化模式划分为技术推动型和市场拉动型,并对两种演化模式的过程和不同演化阶段的关键参与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二,提出了新兴技术共生演化的“三要素多层次”理论模型,从共生演化系统的角度界定了参与新兴技术演化的主体要素,并对不同要素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通过案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第三,从分析新兴技术潜在市场的多样性特征入手,探讨新兴技术与市场需求共生演化的过程和机理,重点分析了需求多样性影响新兴技术演化的底层作用机制,提出了新兴技术演化的过程是潜在市场被序列开发的过程,是由新兴技术企业与潜在市场的交互式学习所驱动的。并进一步通过微观经济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企业有限理性的假设之下,研究了需求多样性推动新兴技术演化的动力机制。最后通过案例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检验。本部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市场需求是推动新兴技术演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新兴技术的演化过程就是被不断加以利用的过程,这种利用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的。正是新技术与市场的相互影响,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探索性市场开发的尝试,而正是这种试错性的学习活动,推动技术到达新的性能状态,从而能够支撑面向新领域的新兴技术产品的开发。(2)市场的多样性特征会影响企业技术开发模式的选择,从而影响新兴技术的演化方向和速度。第四,根据文献研究对企业能力进行分类,并建立了新兴技术演化的周期模型。在此前提下,首先以技术战略为中介分析了企业能力如何对新兴技术演化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而分别从企业能力演化的“惯例观”和“认知观”两个角度分析了新兴技术对企业能力演化的影响。后通过案例研究,对上述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检验。本部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企业能力是通过企业的战略对新兴技术的演化产生影响。而在新兴技术演化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于战略实施的关键驱动要素不同,对能力的需要也是不同的。(2)企业的静态能力主要在新兴技术演化的每个阶段发生作用,而动态能力主要是在新兴技术演化不同阶段和不同周期交替的时候对技术发展产生作用。(3)新兴技术主要是通过外部环境对企业能力的演化产生影响。(4)案例研究的结论表明,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之间确实存在共生演化的关系。第五,以新兴技术企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集群创新网络中的学习效率如何影响新技术扩散这一问题的关注,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配套环境如何对新兴技术的演化产生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在由企业提供的新兴技术配套形成过程中,关于新技术的全局性信息对新兴技术的扩散速度有重要的影响,而基于信任等因素的企业之间关系的质量也是影响新兴技术能否获得配套环境支撑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