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舍女寺油田孔二段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其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生产,对辫状河三角洲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沉积学领域和石油勘探的重要目标,并对其沉积相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开发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油气资源量评价提供保障。 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紧密结合舍女寺油田孔二段已有的地层划分方案,针对其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岩心、录井和测井资料,依据 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以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对比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结合油田开发生产,按照郑荣才层序划分方案标准,将研究区共划分为10个短期旋回,最大尺度上兼顾了油田传统勘探开发层段的划分标准。通过重矿物分析和碎屑组分分析的方法探讨研究区的物源方向,主要来自于研究区西北部的沧东大断裂。在此层序划分方案基础上,按照沉积体系通用定义和基本特征,对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剖析并对其亚(微)相进行了详细刻画,认为研究区内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前辫状河三角洲三种亚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发育部分河口砂坝和远砂坝,不发育席状砂,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中前三角洲泥分布范围局限且与滨浅湖泥相接而无法有效区分。以现代沉积学原理为指导,通过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明确沉积相的时空展布特征,总结沉积演化规律,建立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模式,结合砂岩厚度等值线图和砂地比等值线图进行砂体分布规律刻画研究,最终归纳舍女寺油田孔二段的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为下步油气勘探开发、储层评价和油藏精细描述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