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对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xinqi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路线一般为:预处理+生物工艺+深度处理(多为超滤+反渗透膜分离工艺),生物工艺作为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主体工艺,能有效的去除渗滤液中的大部分可生化有机物和氨氮,对总氮的去除有一定的帮助但往往去除率不高。降低生物工艺的出水总氮,能减轻后续深度处理工艺的处理压力,降低后续的处理成本,因此,结合渗滤液的水质特点,在短程硝化反硝化、内源反硝化等理论基础上,开发高效的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工艺势在必行。本实验以AOA-SBR模式在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研究的成功为思路,在空间上创造三个区域(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通过推流的方式,使垃圾渗滤液依次通过A-O-A三个区域,最后进入二沉池泥水分离,二沉池污泥回流至厌氧区,在这种模式下,本实验以两种不同路径对活性污泥驯化,分别为低进水浓度、高进水流速一组和高进水浓度、低进水流速一组,两组氨氮容积负荷保持相同,考察了其对垃圾渗滤液COD、氨氮、总氮去除效果和MLSS等指标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回流比、碳氮比和温度对整体去除效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进水氨氮浓度为1200mg/L,COD负荷为6000mg/L的情况下,两组试验参数控制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2天、回流比为100%、溶解氧为2-4mg/L、温度在25±1摄氏度、碳氮比为5,最终出水总氮低于25mg/L,主要为亚硝态氮,总氮去除率约为98.5%,实现了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出水COD在640-700mg/L之间,由于渗滤液采用原液,其中含有部分不利于生化的难降解有机物,因此COD去除率在89.3%左右。当氨氮浓度达到700mg/L时,出现了部分短程硝化反应,逐步提升至1200mg/L后,好氧区产物主要为亚硝态氮,硝态氮浓度低于1mg/L。两组试验污泥浓度均达到10000mg/L,SVI在92左右。(2)采用高进水浓度低进水流速组驯化完成用时84d,采用低进水浓度高进水流速组驯化完成用时111d,从驯化时间来看,采用高进水浓度低进水流速的进水模式驯化周期更短,从MLSS增长速度来看,采用高进水浓度低进水流速组在同等氨氮负荷下,MLSS增长速度更快,驯化30d,MLSS增长至4952mg/L,另一组仅为3268mg/L,从系统抗冲击能力方面来看,采用高进水浓度低流速组在驯化期间,总氮去除率波动为88.2%-99.3%,另一组为82.7%-98.6%,以上说明采用高进水浓度低流速的方式驯化AOA系统更具优势,能加快MLSS增长、缩短驯化周期时长和水质变化中波动更小。(3)实验对比了不同参数条件下对垃圾渗滤液的脱氮效能,其中包括不同碳氮比、温度和回流比对AOA系统的影响。系统碳氮比控制在5:1时,能够实现稳定的深度脱氮,碳氮比不足时系统是无法实现氮素的深度去除,过高的碳氮比对系统的影响更复杂,不仅导致曝气时间延长,脱氮效率变低,还导致异养菌过度增殖、污泥膨胀和污泥增量,需要额外排泥,长期高碳氮比运行会使系统崩溃。系统水温较低会影响系统的脱氮效率,尤其对反硝化的影响更明显,常温和高温状态下系统的脱氮效率基本一致,所以系统在运行时保持25℃以上就可以保证较高的脱氮效率。系统回流比控制在100%时,脱氮效率最高,提升回流比不能提高系统的脱氮效率,但提升回流比能减少沉淀池中污泥上浮的现象,考虑到经济方面,无需刻意提高系统的系统回流比。
其他文献
需求响应作为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在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需求响应实施以示范项目为主,存在负荷调控过于粗放和智能化管理水平不足等诸多问题,对大型公共建筑这类重要需求侧资源的参与带来了难题。为使公共建筑更加合理、人性、便捷地参与需求响应,本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需求响应策略展开研究,进一步结合物联网和互联网等相关技术建设公共建筑参与需求响应的可管、可控、可视
学位
空调系统往往是按照标准工况进行设计的,然而空调的实际运行工况则是实时变化的。但是定频运行的空调系统很难满足人们在舒适度和节能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事变频空调技术的研究。空调系统自身固有的时滞性、非线性、耦合性等特性,以及系统内部制冷剂的相变特性影响使得空调系统的变频控制过程异常复杂。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四种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关键技术——维持解集多样性和收敛性进行比较研究,选择了适用于空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和探索的不断深入,海洋成为科技发展的新热土,越来越多国家把战略目光投到海洋当中。为了对海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水下无人航行器和水声通信网络技术研究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仿生机器鱼在海洋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现仿生机器鱼的在水下环境中的协同工作和信息传输,水声动态组网以及其通信协议是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图论理论开展仿生机器鱼水声通信方面的研究,涉及到仿生机器鱼水声通信节点建模
铁路交通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枢纽,但其事故将对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司机疲劳驾驶是引发事故的原因之一,本文提取分析铁路列车司机行车中相关音视频性能特征参数,并结合多信息融合等前沿技术研究了铁路列车司机疲劳驾驶的主要特征,设计在线检测系统、构建数字分析判断模型,实现了疲劳驾驶的在线检测和预警。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常见的司机驾驶疲劳状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实用性,给出了驾驶疲劳语音信号
脑神经系统疾病中以脑卒中最为常见,这是一种由脑内神经受损或缺失而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卒中患者发病后常伴有吐字不清、失语、肢体麻木无力或行动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偏瘫、死亡等。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失去肢体行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给患者生活及家属照料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对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传统的运动疗法主要依靠人工帮助患者活动其受损肢体,这对患者因长时间瘫痪导
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得城镇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土地空间资源也随之愈加紧张,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建筑物不断向着纵向化发展,愈来愈多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增加对楼层内人员运输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电梯也不断朝着高速、超高速方向发展。然而,电梯速度的提升会加剧轿厢系统在运行时的水平振动,剧烈的水平振动会对电梯系统产生冲击,从而影响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轿厢的剧烈振动还可能使乘客出现眩晕、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