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中孔隙分布特征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lalal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既有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粒间孔隙,也有团聚体与团聚体之间的结构孔隙.孔隙的大小,几何形状,多少以及在土壤不同层次中分配关系都是极为复杂的。土壤结构对于土壤肥力,耕作,植物生长,微生物的分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土壤团聚体目前土壤结构是国内外土壤学专家研究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他们从孔隙分布,几何模型,分形维数以及水分运动特征等,求证土壤的结构性。运用Arya-Paris模型,模拟其水分特征曲线,垄作免耕与常规耕作的水分特征曲线分别为h=4E+09θ2-3E+09θ+7E+08和h=1E+10θ2-8E+09θ+1E+09.h为土壤压力势,相关系数r2垄作免耕土壤为0.997和平作土壤为0.877。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本文研究了稻田常规耕作和垄作免耕两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孔隙特征及其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耕作方式的处理中,耕层土壤均以0.053~0.200 mm粒级的孔隙体积最大,垄作免耕为15.4~6.34cm3/100g,,常规平作为16.3~3.59cm3/100g;>1.00 mm粒级的孔隙体积最小,垄作免耕<0.924cm3/100g,常规平作<0.652cm3/100g。说明土壤经垄作免耕后孔隙结构分布良好,有利于协调土壤水和空气状况。本实验采用光学图像分析结合分形维数理论研究稻田垄作免耕和常规耕作2种不同耕作制度下,土壤团聚体不同粒径的孔隙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土壤在0.450~1.00 mm粒级团聚体的孔隙分形维数最大,垄作免耕为2.32,常规耕作为2.20,小于0.45 mm的其它几个粒径团聚体孔隙分形维数在1.2左右,>0.45 mm的团聚体与<0.45 mm的团聚体差异显著,而小于0.45 mm其它几个粒径之间的孔隙分形分布特征无显著差异;耕层土壤的孔隙结构有相同的分布模式:随团聚体粒径增加,土壤孔隙体积百分比减少。如:均以0.053~0.200 mm粒级的孔隙体积最大,垄作免耕为6.34~15.4 cm3.100g-1,常规耕作为3.59~16.3 cm3.100g-1;>1.00 mm粒径的孔隙体积最小,垄作免耕<0.924 cm3.100g-1,常规耕作<0.652 cm3.100g-1。土壤团聚体在<1mm粒级上的孔隙分布主要取决于团聚体本身结构特征的影响,而受耕作制度影响不显著。本实验在长期垄作免耕和常规耕作作方式下,比较土壤团聚体中孔隙分布的二维以及CT扫描技术断层扫描的研究,结果显示:粒径1~2mm的孔隙度0.434%,分形维数2.04;粒径1~0.25mm的孔隙度0.764,分形维数2.26;粒径0.25~0.053mm的孔隙度0.943%,分形维数2.41;小于0.053的孔隙度0.99%,分形维数2.42.
其他文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数量的有限性,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性状的地域差异性,功能的永久性等特征,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的兴起,
本试验于2006-2007年度在中国科学院湖南省桃源农业生态站试验场内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经过18年不同施肥制度定位试验的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水稻土。试验分别采用静态箱法和密闭室法,研究了红壤稻田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稻田氮损失的途径及规律,以了解不同施肥制度下氮平衡和转化的机理,为切实减少红壤稻田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双季
γ-聚谷氨酸(poly-y-glutamic acid,γ-PGA)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可用于医药卫生、食品、化妆品和农业等行业。畜禽粪便和味精生产废料等固体有机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会造成水体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其它养分元素,可用作γ-聚谷氨酸产生菌的发酵基质生产γ-聚谷氨酸生物有机肥。本文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C1,其代谢产物通过氨基酸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