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矿用通信电缆的传输性能。首先,结合电磁场理论引入一个用于分析DSL系统的物理可实现模型,该模型包括电缆物理尺寸和绝缘材料特性,运用模型比较的方法,证明了物理可实现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MHYAV(1/0.8)、MHYV(7/0.37)和MHYBVR(7/0.43)三种规格矿用通信电缆的物理尺寸和材料特性,建立这三种电缆基于物理可实现模型的基本参数(RLCG)数值模型,并分析了其基本参数特性和二类参数(传播常数和特性阻抗)特性。然后,通过建模和仿真的方法,建立矿用通信电缆的固有衰减模型、传递函数得到的衰减模型,以及插入损耗模型来分析矿用通信电缆的衰减特性。最后,测量不同长度MHYV(7/0.37)矿用通信电缆在1kHz-5MHz的衰减数据,比较衰减模型与实测衰减数据,结果表明衰减模型与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用无损耗传输线理论分析衰减模型和实测数据在特殊频点的波动现象,并且与理论分析保持一致,验证了所建立的衰减模型的准确性,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矿用通信电缆基本电气参数数值模型是正确、有效的,为进一步研究矿用通信电缆的远距离传输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