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福克纳宏大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所具有的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及别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使其作品成为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瑰宝。这位文学巨人一生著作颇丰,他的长篇小说大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并且成为评论热点。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但从作品主题及创作手法上看,他的短篇小说也同样毫不逊色,目前正日益受到评论家的垂青,其着眼点集中在对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上。但从存在主义角度集中对福克纳几部短篇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大空白。本文选取了福克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四部著名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夕阳》、《甘旱的九月》、《曾经有这样一位女王》,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从面对自我及面对他人时女性的存在状态进行研究。怪僻乖张的爱米丽、精神紧张的南希、幻想重重的米妮、固守“王位”的珍妮、忠心耿耿的艾诺拉和欲盖弥彰的娜西萨面对自我时表现出的内在存在状态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她们以相同的方式与相同的困境作斗争,并试图通过自欺找到自我本质及价值。同时,她们均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虚无化的人类过程和超越过程。她们既走不出过去的阴影,又抓不住现在,还看不到自己的未来,面对死亡时又都是那么的无助。这些为自由而战的女性在面对他人时都会有其自为在世界中的投射,从而产生了自卑情结。自由又自卑的她们负有对世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些女性必然地与他人产生关系,而且成为其存在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者爱,或者冷漠,有时憎恨,有时又有情欲,变化多端,不可捉摸。她们经历了漫长的心路历程,最终被彻底地推到责任面前,从而陷入痛苦、被抛弃的境地和绝望中。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最根本的原因是她们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我,也没有真正地生活过。福克纳一直关注道德的力量、生活的意义以及人们如何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生活。他认为人性的完整是一种道德规范,而逃避自我是罪恶的。而他在这四部短篇小说中所描述的女性存在状态恰恰是对萨特存在主义的最贴切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