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向性理论不仅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演变的学术前史,而且在经过了布伦塔诺的改造、使其成为他的描述心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之后,该理论所具有的更深远的理论价值便已呼之欲出。阐释意向性理论更深远理论价值的工作是由胡塞尔来完成的,通过胡塞尔的改造,意向性概念由心理学的概念转变为哲学的概念,意向性理论成为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核心内容。胡塞尔意识现象学中的意向性理论又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海德格尔正是在这一启发下阐述了他的基础存在论思想,这也就意味着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不仅有继承,也有批判和奠基。为了突出对意识的意向性所做的批判与奠基,海德格尔赋予哲学史上另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概念,即“超越性”以新的内涵,用来表示此在的“本质”,由此而将此在与“在世界中存在”相互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基础存在论,这同时也意味着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与奠基的完成。意向性理论这样一条贯穿于现象学前史以及现象学发展全过程的红线,对于我们理解现象学的发展和内涵,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来分析海德格尔的这一批判与奠基工作。作为本论文主体部分之开端的第一章介绍意向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理论的真正起源不在古希腊哲学中,也不在中世纪哲学那里,但是,中世纪哲学在这方面却对布伦塔诺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意向性这一概念最早就出现于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是布伦塔诺的改造才使其具备成为后来如此重要的哲学概念的可能。胡塞尔正是在布伦塔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完整的意向性理论。第二章主要介绍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在这一章中,意向性理论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所具有的两种模式——指向模式和构造模式——被简单地描绘出来,通过这一描绘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特色及其局限,这为分析海德格尔的批判与奠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第三章梳理了海德格尔批判与奠基工作的理论背景,尤其是注意到了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两人哲学的总体差异以及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特色和主旨,只有在这一基础上,对海德格尔批判与奠基工作的理解才能更深入和清晰。在厘定了海德格尔批判与奠基工作的理论背景之后,就可以直接来谈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海德格尔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与奠基(第四章),在这里,超越性这一概念成为了关注的核心。这一概念的起用及其被赋予的新内涵不仅是海德格尔用以在术语上区别于胡塞尔意向性概念的重要举措,同时这一概念还是海德格尔前期基础存在论的主要标志性概念。正是通过对前期的基础存在论的阐释,海德格尔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与奠基才算真正完成。尽管我们依然可以对海德格尔本人对意向性理论的批判和奠基做出批评,但却不得不承认,海德格尔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置于一个更加稳固基础之上的努力,确实有极高的理论价值。梳理和阐释海德格尔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与奠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胡塞尔的现象学,也是我们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一条“林中路”以及这条道路上的一个“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