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和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武汉工业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研究了黄芪多糖(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 APS)对异育银鲫非特异性免疫、生长性能和肌肉组成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两个部分。 在免疫试验中,对异育银鲫投喂含0.00%、0.025%、0.05%、0.10%、0.15%、0.20%APS 的饲料,分别在试验的第15d、30d、45d 和60d 测定血清中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活性、头肾指数和脾脏指数。血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表明, APS 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中的溶菌酶活性和SOD 活性。试验第15d 时,饲料中添加0.10%、0.15%和0.20%APS 能够显著提高异育银鲫血清中SOD活性( P<0.05); 30d 时,饲料中添加0.20%的APS, SOD 活性增幅最大,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 30d 时,饲料中添加0.05%的APS,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大,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0.05)。免疫器官指标分析显示, APS 能够影响异育银鲫的免疫器官。60 天时添加APS 的各试验组头肾指数均较空白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P>0.05);在15d、30d 和45d,各组脾脏指数均有一定的变化( P>0.05);第60d 时,0.15%组的脾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0%( P<0.05)。 在生长试验中,以添加不同水平APS 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测定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于试验的第60d 时取背部肌肉及前肠,测定肌肉中RNA/DNA 比值,观察前肠结构形态,测量前肠皱褶数量和皱褶高度;同时取全鱼,测定含肉率、去内脏比和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等成分的含量。生长试验的结果表明,0.10%APS 组的特定生长率( SGR)、蛋白质效率( PER)均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饵料系数( FCR)低于空白对照组( P>0.05);60d 时,肌肉中RNA/DNA 的比值无明显变化( P>0.05)。前肠结构形态观测结果表明, APS 能显著改善异育银鲫前肠的结构形态。0.025%APS 组、0.05%APS 组和0.10%APS 组前肠的皱褶高度较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3.8%、9.4%和28.4%( P<0.05);试验组除0.15%APS 组外皱褶数量均多于空白对照组( P>0.05 )。肌肉成分分析显示,饲料中添加一定量( 0.05%)的APS 能够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含肉率,提高鱼体的可食性部分;可显著提高肌肉中脂肪的含量,改善异育银鲫的肌肉品质。0.05%APS 组含肉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10.2%( P<0.05); 0.05%APS组肌肉脂肪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52.2%( P<0.05);各组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灰分无明显差异( P>0.05)。 综上所述,黄芪多糖可以显著促进异育银鲫的非特异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提高异育银鲫的含肉率和肌肉中脂肪的含量,改善肌肉品质,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作用不明显。以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SOD 活性为参照指标,异育银鲫饲料中黄芪多糖适宜添加水平为0.05%~ 0.10%。
其他文献
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VF)和孤雌激活(PA)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卵母细胞活化机制和受精机理,为优化早期胚胎体外生产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体外成熟42-46h的猪卵母细胞,与最终浓度为1
尽管钙离子在调节精子获能、超激活运动及顶体反应等分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分子调节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证实,精子获能、超激活运动等系列分子过程依赖于细胞内 ATP水平利
本研究以产蛋期扬州鹅为研究材料,采用Oligo(dT10)M(A/G/C)为锚定引物与23个随机引物之间共69个组合的RT-PCR反应对成熟卵泡总RNA进行DDRT-PCR分析,并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本试验通过在不同生物学时期貉(Nyctereutes procyonides)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螯合锌,采用饲养试验、屠宰试验、消化试验等方法,研究螯合锌对貉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