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油藏描述和油藏数值模拟紧密结合起来,采用一体化工作研究的思路,以油藏静态描述为基础,以数值模拟为手段,从地质和开发不同角度对高台子油田葡Ⅰ组油层进行综合研究,并分析了剩余油分布规律,探索了油藏描述和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综合配套挖潜的工作方法,为指导老油田剩余油精细挖潜探索了一条新的工作思路。高台子油田构造演化史表明断层大多形成于青山口组沉积之前,主要在热隆张裂和断陷期形成,嫩江组沉积末期的挤压作用和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作用,也形成少量断层。在嫩江组构造运动末期,大庆长垣发生构造反转,由伸展运动变为挤压运动,高台子背斜和太平屯背斜初步形成。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反转,以东西缩短为主,形成现今的构造格局。依据层序界面重新统层并进行小层细分对比,按对比标志、岩相特征及其旋回的稳定性,可分为三个砂岩组15个小层,并按照模式绘图法精细绘制了15个沉积单元的相带图,划分为有主体带、无主体带、断续窄条带分流砂体和稳定分布席状砂4种类型,河道、河间和表外储层3种沉积微相。以三维构造模型为约束,采用确定性相控建模方法,在垂向上以15个小层为单元,按照微相内插计算方法,建立了属性模型,并输出可直接应用于数值模拟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实现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通过静态参数校正、相渗曲线与沉积微相匹配、油水层定量描述技术,精细刻画了储层物性,提高了定量描述油水分布的精度;通过开展精细历史拟合,储量拟合误差仅0.32%,各项开发指标拟合精度较高。以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为支撑,结合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和挖潜方法。研究表明,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地质和开发因素的控制,且该区块剩余油以注采关系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为主,在断层附近、构造高部位也是剩余油富集区;稳定分布型席状砂体由于注采关系完善采出程度最高,剩余油零散分布于井间滞留区,无主体带的顺直型分流砂体采出程度相对低,水淹较轻,主体带的顺直型分流砂体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剩余油零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