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进行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干预,探究合理的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对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专项体质及运动自信产生的具体影响。研究方法:整体抽取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10~14岁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24名,将研究对象分为目标设置组(n=13)及对照组(n=11)。其中,对实验组受试者进行9个月的目标设置干预,为其设置每项指标在9个月干预期内提升20%(长期目标),每个月提升约2.5%(短期目标)的合理目标,对照组受试者不进行任何干预及反馈,保持原有训练方式不变。每周一至周五有2~4名课题组成员前往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羽毛球训练馆观察并记录两组受试者的表现,每2周对实验组运动员的具体表现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反馈。在目标设置干预前、干预中期、干预结束后,分别测试两组受试者握力、羽毛球掷远、立定跳远、专项步法移动、跳绳等专项体质指标及填写运动自信有关问卷。研究结果:(1)专项体质指标中,干预后较干预前相比,实验组握力、羽毛球掷远、立定跳远、纵跳有显著性提升(p<0.05),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结束后,目标组仰卧起坐、俯卧背伸呈显著性提高(p<0.05),对照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干预前后5次直线进退跑、5次左右侧跑、10次低重心四角跑测试成绩得到显著性改善(p<0.05),对照组虽也有所改善,但未构成差异性(p>0.05)。单摇及双摇跳绳指标中,实验组干预后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变化不显著(p>0.05)。选择反应时及坐位体前屈两组干预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2)运动自信方面,两组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目标组在技术知觉、生理准备、自我呈现、替代经验、教练指导维度上的运动自信心来源具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对照组虽也有所提升,但并未构成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目标设置虽对柔韧性、选择反应时等一般体质指标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上肢力量与下肢爆发力、腰腹部耐力、步法移动速度方面的专项体质指标的成绩。(2)经过9个月的目标设置干预,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对运动自信心来源的多个维度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3)目标设置结合反馈信息对于个体的绩效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