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希霍恩(Thomas Hirschhorn),成名于19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赫希霍恩的艺术实践总是将木板、纸板、胶带、锡箔纸、塑料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廉价物品,利用捆包、拟像、蒙太奇和拼贴等方法,在公共空间中搭建庞大的临时装置项目;并邀请不同阶层的公众,包括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下的移民、工人、低收入阶层等被艺术世界和体制无形中排除在外的人群参与介入创作和展览的过程。即便是在美术馆等体制内空间的展览项目,赫希霍恩依然采取这种方法对抗官方展览叙事:破坏并重塑空间,减免门票,打破艺术体制的阶级化。赫希霍恩将承载各种意义的物品以不稳定的方式并置在同一时空,不断繁殖其体积形成多种张力和话语的对抗空间,引导身份各异的参与者在空间中进行交谈、研讨、喝咖啡、集会、表演等行为,以此表达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的抵制和批判。赫希霍恩将公共空间当成战场,在此与充满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帝国主义、战争、全球化、城市化、经济边缘化正面交锋;将公共领域理解为批评、辩论和异议的场所,实现“知识”和话语权的重新生产,创造去阶级化的解放的“共同体”的艺术使命。本文将从赫希霍恩艺术项目的公共性及公众参与入手,结合朗西埃以平等思想为前提的政治美学研究,以感知共同体、可感性经验的重构等美学理论分析赫希霍恩对既有的意识形态、阶级、体制和权力的批判态度,以及其公共性艺术项目所表达的平等的理念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