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为了驳斥这种观点,文章重新对《国家与革命》中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进行了细致、深入、整体的研究。文章在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国家与革命》以及列宁所使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相关文献进行了搜集、研读和分析,梳理了列宁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总体思路,论证了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不仅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此外,文章深化了对《国家与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研究,还原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生成历史,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生成逻辑,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体构成,总结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发展与创新。列宁创作《国家与革命》缘于对时代主题和现实吁求的回应。“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是促使和影响列宁创作《国家与革命》的宏观因素,1904年日俄战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05年俄国革命、1915年二月革命四个主要事件构成了列宁创作《国家与革命》的历史语境。无产阶级革命亟需理论指导、革命队伍内部亟需统一思想两大现实吁求是促使和影响列宁创作《国家与革命》的微观因素,俄国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理论指导,这就使《国家与革命》一书呼之欲出。《国家与革命》中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有着一脉相承的生成逻辑。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阐发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在系统完整地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国家学说的基础上,来进行创造性发展。在内在机理上,列宁秉持着与马克思恩格斯高度统一的三条逻辑:从一般原理到具体应用的实践逻辑、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革命逻辑、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逻辑。以这三条逻辑为主线,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从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的基本特征与职能、国家的消亡三个方面深刻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列宁进一步论证了国家起源于私有制、国家的本质是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异化和维持生产关系、国家的核心职能是维持秩序和建立压迫、资产阶级国家消亡依赖暴力革命、无产阶级国家将会自行消亡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不仅没有歪曲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而且立足实践对其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基础上,完善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阐发了无产阶级民主理论,发展了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论,极大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