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碘131治疗、靶向治疗等,但是,外科手术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甲状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其生物学特点是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主要的转移方式。各指南都推荐在保护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的基础上,行颈部淋巴结的无残留清扫。而在甲状腺癌手术中,RLN的识别、保护一直是外科医生的重点与难点,RLN的术中损伤也一直是甲状腺癌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了减少术中RLN损伤的发生,众多专家、学者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法。其中,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 monitoring IONM)技术,作为对RLN功能保护的新技术,目前逐渐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在PTC患者中预防RLN损伤的作用,在国内外研究中仍缺乏循证学依据。本文通过分析PTC患者中IONM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1)IONM技术的应用是否能降低PTC患者RLN损伤率;2)IONM技术的应用是否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方法:收集2018年5月~2018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头颈肿瘤外科的PTC患者共253例,解剖显露RLN共405条。根据有无使用IONM分成2组:神经监测组和神经暴露组,其中神经监测组119例,解剖显露RLN共190条;神经暴露组134例,解剖显露RLN共215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两组之间总RLN损伤率、永久性RLN损伤率、暂时性RLN损伤率、寻找RLN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253例PTC患者中,解剖显露RLN405条,单侧显露101例,双侧显露152例。其中神经监测组119例,解剖RLN190条,单侧显露48例,双侧显露71例。神经暴露组134例,解剖RLN215条,单侧显露53例,双侧显露81例。总RLN损伤率上,神经监测组、神经暴露组分别为1.05%(2/190)、6.05%(13/215),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RLN损伤率上,神经监测组、神经暴露组分别为0.00%(0/190)、0.93%(2/215),无统计学意义(P>0.05)。暂时性RLN损伤率上,神经监测组、神经暴露组分别为1.05%(2/190)、5.12%(11/215),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手术指标中,寻找RLN时间比较,神经监测组、神经暴露组分别为17.77±2.37分钟、18.67±1.50分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上,神经监测组、神经暴露组分别为94.24±42.1分钟、110.30±46.63分钟,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血量上,神经监测组、神经暴露组分别为22.97±13.38ml、25.37±15.90ml,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RLN监测技术,在PTC患者的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中,能有效降低总RLN损伤率、暂时性RLN损伤率、寻找RLN时间、手术时间,该项技术安全可靠,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