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药代动力学模型参数在老年患者中的变化及被测试者实测丙泊酚浓度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关系。
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按年龄不同分为二组。青壮年组(n=30)30~59岁,老年组(n=30),60~80岁。全麻诱导设定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mg·L<-1>,瑞芬太尼7μ g·L<-1>。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0.1mg·Kg<-1>进行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术中瑞芬太尼靶控浓度维持不变,气管插管后丙泊酚的靶控浓度降至2.5 mg·L<-1>,术中调节丙泊酚的量使脑电双频谱指数维持在45~55之间。TCI开始后5、10、20、40、60、80、100min、120 min抽取桡动脉血2ml检测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血药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1min及插管后5min的SBP、DBP、HR。采用执行误差(PE)的中位数(MDPE)、执行误差的绝对中位数(MDPAE)及摆动度(wobble)评价TC工系统的性能。
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实测血浆瑞芬太尼浓度均明显低于靶浓度。两组患者比较,输注后10min,老年组的血浆瑞芬太尼浓度(6.29μ g·L<-1>)显著高于青壮年组(4.79μg·L<-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而其他各时段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SBP、DBP、HR均较诱导前降低,但老年患者更明显。两组患者TCI系统偏离度(MDPE)在正常范围(青壮年组-13﹪、老年组-15﹪),但精确度(MDAPE)大于该范围,摆动度也较大。青壮年组实测丙泊酚血药浓度与BIS值无相关性,老年组呈高度的负相关。
结论: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明显不同于青壮年,因此在使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时,应根据年龄及种族的不同设定靶控浓度。老年患者丙泊酚靶控浓度与BIS值有较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