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上帝教创立时,中国正逢鸦片战争时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各地民间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封建社会开始土崩瓦解。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中的保教政策使基督教再次传入中国。此时的洪秀全因屡次科举落第,对儒家文化丧失了信心,又逢机缘成熟,接触到基督教,他一步步走上了基督信仰之路,从而撷取中西文化创立了拜上帝教,进行了基督教本色化在近代中国的初次尝试。拜上帝教对基督教本色化的尝试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是从拜上帝教的经典以及文化层面考察其本色化的历程。由于洪秀全是在其儒学根基上解读西方基督教的,因此,他所撰写的宗教著作中透视了中西合璧的文化特征。例如,《百正歌》、《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中就透视出洪秀全用儒耶糅合的思想改造社会的愿望。拜上帝教发展后期,洪秀全逐渐认识到基督教《圣经》不合自己的拜上帝教教义,再加上政治的需要,便将《圣经》修改成拜上帝教的圣典《真约》。从文化层面来分析,拜上帝教一方面彰显了基督教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却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形成了具有浓郁的中国色彩的基督教会。第二部分是从拜上帝教的教义和组织礼仪方面来考察其基督教本色化的内涵及特征。拜上帝教的宗教教义中含摄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中国本土文化的因素,其对基督教本色化的贡献体现在“三位一体”观与天国观等教义中。“三位一体”观中主要是阐述了圣父、圣子之间的“父子一体”,圣子、圣灵之间的“兄弟一体”,这些都反映出拜上帝教在信仰层面融合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拜上帝教因为受儒家的入世思想的影响,其天国观带有极强的此世色彩。在宗教组织上,拜上帝教突显了“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这与中国现代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中所提出的组织层面之变化的“三自方针”是有相似之处的,在组织层面显示出了拜上帝教的本色化特点。在宗教戒律和礼仪上,拜上帝教结合了中国的社会现状,加入了符合中国传统礼仪和社会习俗的戒律和礼仪。第三部分是基督教本色化的失败及影响。初步尝试最终的确失败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太平天国建立以后,就逐渐脱离基督教的本色化观念,没有把中西合璧的传统贯彻下去,即背离了正统基督教教义,又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拜上帝教建都南京后,将领们就逐渐抛弃前期的平等思想,开始挥霍享受,而下层民众却分享不到胜利果实,从而大失民心。另一方面,洪秀全大肆修改《圣经》,排斥、焚烧儒家典籍,激起士大夫们的不满,最终导致拜上帝教在清政府和外国侵略者的联合绞杀下彻底失败。但此次尝试却对其后基督教的本色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影响。其表现在:一、对于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本色化义理和历史层面的互动考察对于探讨基督教本色化的方式和程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二、对于拜上帝教在基督教本色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对于当今基督教“中国化”的相关问题的思考提供了案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