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市发展与文学的存在、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为学界所关注。香港作为世界殖民史上的一朵奇葩,有着独一无二的历史政治背景、经济发展轨迹和城市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香港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分析,提炼香港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和形态的“香港性”,它具体表现为“夹缝性”、“混杂性”、“边缘性”和一种“第三空间”以及后现代的社会特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寻八十年代以来的香港城市文学中,如何传达香港文学思潮的演变轨迹和发展方向,如何与时俱进地反映着“香港性”。
在香港的“空间构型”方面,本文着重分析香港的公共空间与生活其中的香港人之间的关系。商业公共空间的典型代表有摩天大楼、地铁、购物中心等,它们都是现代化、商业化城市的典型特征,而香港在这方面则站在了世界大都市的前沿。在文化公共空间中,本文对旺角文化圈、码头文化以及大众传媒进行了阐述,展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香港文化发展现状。以上这些深深影响了香港的普罗大众,也成为敏锐的香港作家们创作素材、灵感的来源。接下来本文从香港的历史维度出发,综述了后殖民理论学者们对香港特殊性的论述,揭示出在“夹缝性”等后殖民论述的背后,是香港复杂的历史、政治演变背景下形成的独特社会形态。香港作为第一个踏入现代、后现代的中国城市,城市的发展与后殖民处境交织这一特性,反映在文学中也具有了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从“边缘性”到“混杂性”,从“失城”的无根到寻根,从“九七”来临的恐慌与怀旧,到寻找并重塑香港的历史与捍卫自我发声的权利,分析了二十余年以来香港作家们笔下塑造、再现、或解构的香港城、香港人形象,及其反映出的社会文化状况。
结语回到了香港文学与“香港性”的关系这一问题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香港经济腾飞,社会进入后现代发展阶段,同时伴随中英联合公报而来的对未来的不确定,使港人陷入基于民族、身份等问题的危机。种种因素混合而成的香港社会特质(“香港性”),赋予了香港文学的独特精神内涵与价值。在这一时期的香港文学当中,作为香港人代表的香港作家们,自觉建构着香港主流意识形态,展现出对社会思潮敏锐的触觉和捍卫香港自身文化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