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纤维蛋白胶(FG)、生长激素(GH)应用于不同条件下肠吻合,以观察其对早期小肠组织愈合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大鼠分别在正常腹腔条件和腹腔感染条件下分五组实验,分别为:标准吻合组(丝线吻合12针)、简易吻合组(丝线吻合4针)、简易吻合+FG组、简易吻合+GH组、简易吻合+FG+GH组。按组实施小肠局部切除吻合术,于术后1、3、5天分别观察其吻合口的不良愈合率、爆破压、羟脯氨酸浓度等指标。在后期实验中使用纤维蛋白胶试行猪的肠吻合。 结果 在正常条件下:标准吻合组术后第3天吻合口爆破压最低为(30.5±5.5)mmHg;FG组术后第1天爆破压低于标准吻合组,但其强度稳步提高至术后第3、5天爆破压已显著高于标准吻合组,其术后不良愈合率显著减少为6.25%(标准吻合组为11.76%,P<0.05)。在感染条件下:标准吻合组爆破压于术后第1天至第3天持续处于低谷(分别为17.5±10.1mmHg和35.5±10.9mmHg),不良愈合率明显增多达30.23%;而在这种条件下使用FG行肠吻合吻合口强度显著提高,不良愈合显著减少仅为11.76% (P<0.05)。而在胶合的基础上加用GH未见显著提高疗效。在猪的肠吻合中使用纤维蛋白胶取得了成功:仅1/11例出现脓肿,与标准吻合组术后不良愈合率无差异;FG组爆破压为224.0±32.3mmHg(标准吻合组为176.0±21.0mmHg,P<0.05),吻合口强度更高;但羟脯氨酸浓度的差别不明显。 结论 纤维蛋白胶可以有效应用于小肠肠吻合,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于标准缝合对照组,而在腹腔感染条件下,更优于标准缝合对照组。大动物(猪)实验中的成功应用预示了其临床前景。生长激素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