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含氮量高,饲用价值是牧草中最高的,有“牧草之王”的美称。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为苜蓿的育种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本试验检测了转基因T1代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和抗逆性,旨在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优良品种。本试验室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OsAPX2基因和玉米ABP9基因分别转入德宝苜蓿和保定紫花苜蓿,获得了抗性明显增强的TO代转基因植株。本文对T1代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兼用作物,含氮量高,饲用价值是牧草中最高的,有“牧草之王”的美称。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为苜蓿的育种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本试验检测了转基因T1代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和抗逆性,旨在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优良品种。本试验室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水稻OsAPX2基因和玉米ABP9基因分别转入德宝苜蓿和保定紫花苜蓿,获得了抗性明显增强的TO代转基因植株。本文对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并从抗旱、耐盐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其抗逆性。研究结果如下:1、Os
其他文献
通过使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结合Popgene、NTSYS-pc等软件,对分布于新疆的四个地区七个样地的野生罗布麻(Apocynum genetic)居群进行研究,在对其生境因子观测的基础上,探讨新疆罗布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旨在揭示罗布麻遗传多样性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初步提出新疆罗布麻的保护措施,为罗布麻遗传多样性保护和优良植物资源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EC1.11.1.9)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真菌及细菌等生物体内,是清除活性氧的一种关键酶,在抗氧化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水稻(Oryza sativa)中克隆了两个GPX基因,分别命名为OsGPX3和OsGPX4,并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基因结构、系统发生关系、组织表达谱、蛋白质结构及酶活性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
盐渍化是全球农业和自然生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研究盐生植物的适应机理,不仅为提高非盐生植物抗盐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盐渍化区域的治理及利用也有重要意义。苯丙氨酸代谢途径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重要途径。其下游的分支途径主要包括木质素(lignin)合成途径和黄酮类(flavonoids)合成途径。木质素是一种存在于大部分陆地植物中的复杂高分子化合物,其含量及其相关酶系活性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本研究在甘肃引黄灌区建植适当种植密度的紫花苜蓿种子田,通过不同灌水次数(3次灌水、4次灌水、5次灌水)与施肥量(0kg/hm2、80kg/hm2、360kg/hm2、540kg/hm2)的处理,探究适合于紫花苜蓿种子田的适宜栽培措施,为这一地区的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引黄灌区传统的灌溉方式(每年5次灌水)进行新的尝试,以期在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同时能够达到更为节水的目地。取得以下
干旱是影响大豆(Glycine max (L.) Merr.)产量和产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对大豆干旱适应机制的研究能够为大豆育种提供理论支撑,为培育出干旱能力适应性强,产量和产量稳定性高的大豆品种奠定基础。本论文研究了可控盆栽条件下大豆在干旱胁迫过程中非水力根源信号和渗透调节对其耐脱水性及产量的影响。实验材料选用老品种黄色大豆(HD,1980s选育)和陇西小黄皮(LX,1980s选育),新品种中黄
本实验以大田生长当归为材料,从内源激素调节与蛋白质磷酸化的调节出发,对当归的提前抽薹的生理机制展开了研究,并试图通过对实验室培养当归进行外源处理以达到控制当归提前抽薹和开花的目的。所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本实验通过人工抗原合成并免疫小鼠后分别成功制备出了对GA3-ME(GA3-甲酯)和ZR高亲和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GA3-ME及ZR的间接ELISA检测体系,并对当归抽薹发育过
在盆栽实验条件下以黑麦草,苇状羊茅,无芒雀麦,细茎冰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牧草种类和刈割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对土壤pH值、土壤中有机碳、全氮、无机氮、速效磷、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四种牧草的地上生物量变化的顺序是黑麦草>苇状羊茅>无芒雀麦和细茎冰草,而地下生物量的变化顺序是无芒雀麦>细茎冰草>黑麦草>苇状羊茅。与不
本研究以广泛生长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禾本科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在盆栽与田间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带(E+)与不带(E-)内生真菌的植株之间的竞争作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建立了利用水浴处理杀死种带内生真菌,获得E-种子的方法,发现60℃处理20min可以有效的杀灭种子内的内生真菌,且不显著降低种子活力,为建立遗传背景相似的E+与E-种群
在农业生产中水是基本要素,农作物通过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过茎秆运输以进行光合作用并将生成的营养物质进行传输,是农作物进行生产最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观测的数据研究玉米叶片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子,并运用包裹式热平衡茎流计测定植物的茎流流速、结合自记式气象站观测的同步实时数据以分析研究玉米茎流流速规律和其影响因子,最后运用能量平衡的观点对比同一时段太阳光能、风能的能量值与茎流运
棉花属于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wdoneae),锦葵目(Malvaceae),棉属(Gossypium L.)植物,属世界性的经济作物。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导致可利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有限的可耕地面积与棉花供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培育抗逆转基因棉花新品种,提高棉花抗胁迫能力的需要越来越迫切。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棉花与非生物逆境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