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强化下渗的径流控制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sy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化下渗是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之一,利用城市绿地入渗雨水,在减少雨水径流量、削减雨水径流的污染物的同时,可以补充地下水。但由于对每次降雨事件的入渗量与径流量计算不精准,可能会产生内涝或者增加基础设施的负担;同时,长时间的持续入渗,会有污染物穿过土壤层污染到地下水。本文通过分析参考国内外在雨水管理及径流污染控制方面的方法和经验,结合西安的当地下垫面情况,对西安城区雨水的降雨入渗进行研究。通过实地测量以及软件模拟,分析了西安地区透水区域在各种情况下的下渗产流情况,并对径流污染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的下渗速率主要受到土壤自身的粒径分布以及容重的影响:粒径分布中,大粒径所占比例越高,下渗速率越快;土壤的容重越低,下渗速率越慢。根据西安地区的土壤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径流计算模型,即对于不可透水的区域按照径流系数法计算,而对于透水路面,在明确径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分别给定了大雨、暴雨、大暴雨条件下的径流系数为0.15、0.57、0.72,以替代之前单纯的采用0.15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不同坡度、不同雨峰位置和不同降雨间隔的相应径流系数。(2)通过固定水头的注水试验实测土壤中的含水率以及各典型污染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50cm深度的土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浓度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深度方向上的迁移速度氨氮>总磷>总氮;在第十天时,土壤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为本底值的4.1倍、2.9倍和1.4倍。(3)通过改良地表5cm深度的土壤(加入25%的生物炭)调控水分和污染物的迁移。结果表明:污染物和水分的迁移速度减缓,污染物和水分的含量减小。其中5cm深度改良土壤层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7.8%、70.3%、15.3%。通过研究径流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的迁移,发现土壤改良后水分及污染物迁移速率减缓显著且影响半径变小。(4)渗井的渗水能力与其深度和半径呈正相关的趋势,并通过模拟给出了各尺寸渗井的入渗能力。渗井入渗径流雨水时,雨水中的总磷、总氮、氨氮在20、28、12小时到达1m深度;20天时40cm深度处各污染物的浓度分别占初始浓度的6.7%、6.25%、13%;渗井可通过改良表层土壤降低入渗到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5)模拟连续降雨条件下,道路边的绿地土壤污染物浓度会持续升高,降雨结束时氨氮、总氮、总磷在降雨结束时的表层土壤浓度分别为0.0037mg/cm3、3.6mg/cm3、0.93mg/cm3。
其他文献
目前,在科学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我国的电力技术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将可视化技术运用到电网智能调度的工作中,可以为电网智能调度工作的效果提供保障。本文
本文试图探索新形势下的备件分类管理、计划的生成及条码管理的应用,以及备件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框架.
重金属在环境中不可降解且富集,会对环境造成长期危害,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回收成为水处理技术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论述了化学沉淀法、膜电解法、离子交换法与铁氧体法
对职业院校教师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SCL)培训是有必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对SCL的了解和认识.对他们提高上课效果产生正面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正面效应会
指法是无法统一规定的,也不存在绝对标准、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说换把的基本原则是手指移动距离越短越好的话,那么指法选择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表现音乐。谢夫兰说“只要从艺术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后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幸福感。旅游也成为了当今时代人们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旅游业的不
石榴(Punica granatum L.)是我国广泛种植的果树和观赏园林植物,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品种分类尚不系统,存
美术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美术知识。为了解中学美术优质课的有效师生互动,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作为研究工具,选取“2018年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观摩培训活动”中评选出来的中学组19节优质课为样本,在明晰了相关研究工具以及回顾了师生互动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实际,对该工具进行了具体化定义。从现场课堂观察记录、课后分析
房屋作为地籍管理中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本文叙述了用于3DCM建模的几种方法及数据采集方式,着重讨论了基于规则几何体构建建筑物实体模型的方法,实现
<正>DB63/T 511-2005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青海省旱地甘蓝型春油菜栽培技术。本规范适用于青海省海拔2200-2900米、坡度≤15°、耕层≥25厘米的旱作区甘蓝型春油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