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改革是个系统工程,本文以道德风险为视角,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析我国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探讨我国银行业在发展中面对道德风险的问题。本文中重点研究的是与银行业的业务经营相关的道德风险,它既包括商业银行内部的道德风险,也包括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的外部道德风险。主要有:1.政府的道德风险。2.监管机构的道德风险。3.商业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4.借款人的道德风险5.存款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本文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出发,分析从计划经济,70年代末的转轨开始,到90年以来银行业产生道德风险的制度原因,得出了当前我国国有银行产生道德风险的三大特征:首先,是初始委托人缺失。其次是委托代理链过长。最后是传统人伦文化的影响。二是,对银行业内部管理中道德风险,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道德风险,金融监管中的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通过模型得到验证。三是,当前银行业道德风险具体是由产权制度缺陷,治理结构失衡,激励机制扭曲,约束体系软弱,考核体系异化造成的,同时,道德风险六大微观特点:主观人为性,隐蔽突发性,损失重创性,覆盖全面性,控制艰巨性,区域同化性。四是,银行业道德风险的存在导致了金融生态恶化,金融腐败盛行,信用制度缺失,危害金融安全稳定。五是,从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文化机制三个层面提出防范道德风险的有效治理机制。纵观全文,以道德风险为视角,对国有银行道德风险的产生,道德风险的特点,及道德风险的理论依据和模型都做了层次分明的论述,并结合案例,对银行业委托代理链条上各个道德风险的主体进行了翔实的分析,最终指出了银行道德风险的危害性,提出了防范道德风险的有效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