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是一个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部门,而计划时期形成的城乡分隔政策则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程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注定了改革必须不断打破和修正旧的制度约束以适应新生产力的发展。另外,中国经济在改革二十多年中一直保持着持续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对劳动力的旺盛需求。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特征,发展中的中国为城乡人口迁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样本。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我国城乡人口迁移问题展开研究:
第一,论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政策选择的背景和具体政策的形成。研究发现,计划时期长期的城市就业压力和城市粮食供给不足是政府选择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政策的直接原因,而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片面地追求消灭私有经济则是导致这一政策选择的根本原因。
第二,论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在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下各种制约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制度的演变。研究发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丰富了农产品的供给,最终使以票证为基础的食品计划配给制度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城市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缓解了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城乡市场的放开则促进了城乡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这些社会变化显著弱化了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推动着制约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相关政策、制度的演变。
第三,论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住房供给制度等各种城乡有别的制度对城乡人口迁移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不同制度对城乡人口迁移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并不一样,促进进城农村劳动力由“个体就业、移而不迁”向“定居性迁移”转变,必须针对不同制度的作用机理建立一整套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四,论文从宏观层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口迁移规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城镇失业、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制度等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规模的影响。
第五,论文从微观角度,借助托达罗模型的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城乡人口迁移决策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选择“个体就业、移而不迁”的城乡迁移决策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本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我国制定合理的人口城市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