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中国对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规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债务融资是企业获得资金进而实现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对重污染企业的金融性债务融资进行限制是中国政府促使其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之一。环境规制加大了企业进行银行借款与债券融资等金融性债务融资的难度,为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污染企业可能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的大背景下,中国对重污染企业的环境规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债务融资是企业获得资金进而实现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对重污染企业的金融性债务融资进行限制是中国政府促使其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之一。环境规制加大了企业进行银行借款与债券融资等金融性债务融资的难度,为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重污染企业可能会增加经营性债务融资,进而降低了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金融性债务融资的规制效果。目前学者仅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企业金融性债务融资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的影响,鲜有学者从动态的角度研究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金融性债务融资和经营性债务融资这两种债务融资方式变化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对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本文在界定环境规制、重污染企业和债务融资方式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环境治理理论、替代性融资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为理论基础,经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机理。本文以2011年以来我国大力进行空气污染治理为背景,运用2011年-2017年A股的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金融性债务融资和经营性债务融资的影响,银行贷款的债务期限结构变化作为金融性债务融资变化的一个表现形式,本文也探究了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银行贷款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本文对环境规制对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方式的影响在重污染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检验了企业规模和企业前期是否披露环境信息对环境规制与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方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显著降低了重污染企业金融性债务融资,降低了重污染企业银行贷款中的长期借款占比,显著增加了重污染企业经营性债务融资,但对金融性债务融资与经营性债务融资之和没有显著影响;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具有显著影响,对于非重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没有影响;相比于小规模重污染企业和前期披露环境信息的重污染企业,环境规制对大规模重污染企业和前期未披露环境信息的重污染企业债务融资方式影响更大。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替换变量、更换样本和PSM-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结论依然成立。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加强对重污染产业的协同治理变革、加强企业自身环境治理能力和积极推进环境审计深入有效开展三个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21世纪以来,外语教师身份研究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取得了大量成果,逐步成为语言教师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培养粤东西北中小学教师的正式文件,该通知旨在培养一批优秀的乡村教师,扶持广东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发现目前的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多为定性研究,而定量分析较少。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较多,而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理念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有助于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的基础,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企业特定主体的创新决策,而目前有关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的研究中,对多个大股东的研究相对不足。在此背景下,研究多个大股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对优化公司股权结构,提升企
民族地区幼儿园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渗透到幼儿园教育已成为目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大课程资源观是教育界不断出现的新名词,幼儿园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共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社区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整合,让社区内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转化为幼儿园课程资源,使社区的基础设备符合幼儿园教育的需求,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使幼儿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中。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进入一线教学课堂深入观察发现造成学生课业负担重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练习课的低效率与习题量不断加大之间的恶性循环。练习课教学与新授课不同,其趣味性少、重复性多、形式单一等特点导致课堂上教师除了对数学知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修身正己",选编的五篇课文分属于写人的记事散文、小说、议论说理文和文言文,从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写人的记事散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记述叶圣陶生活中的小事,展现了他的君子之风;小说《驿路梨花》善于剪裁和加工情节,在一波三折、悬念迭生的故事中,表现了善良朴实、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与公德之美;
基因增强技术是基因科技的衍生技术之一,指向人的生命的内在构造,涉及生命伦理背后的价值世界。探究基因增强技术的伦理规范问题及其困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引导基因科技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也能促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类改造自身的人性限度和价值边界。基因增强技术对生命的自然属性,自我的同一性,个体的尊严,个体与人类共同体的基本同构性等传统伦理问题构成了严重挑战。医学目的基因增强技术并不会实质性影响个体与人类共同体
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是我国积极推动的重要第三产业。但与其高速发展如影随形的,是行业中出现的大量负面事件,而在互联网媒体发达的时代,这些负面事件更是广泛传播、长期驻留,对整个行业特别是旅游景区造成了程度不一的不利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为景区的声誉管理提供具体思路,即为景区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防止景区各类经营主体由于短视化的经济目的而不顾景区的长远利益,同时提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