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于1876年至1878年撰写的一部论战性的著作,是第一部系统而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在对杜林唯心史观的批判的基础上,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实际上也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道德立场。《反杜林论》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虽然是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一些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观点的过程中所揭示出来的,但这些伦理思想却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理论的比较系统和集中的概括。《反杜林论》一书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其中,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批判了杜林在社会领域中把“普遍公平原则”作为历史动力的唯心主义,批判了杜林的抽象的人性论,论述了真正人的本性;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的道德论”,系统地阐明了道德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这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批判了杜林的抽象的平等“公理”,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地阐发;批判了杜林关于“政治暴力是绝对的恶”的观点,从而在伦理学上对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进行了价值辩护。总之,《反杜林论》可以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和集中论述的著作。本文就是按照以上的思路展开,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介绍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以及学术界对《反杜林论》伦理思想的研究动态;第二部分论述了“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并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寻求实现人类解放的具体条件;第三部分对道德的基本理论,即道德的根源和本质、道德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论述;第四部分通过对一般平等观念的历史考察,揭示了恩格斯平等观的思想特质;第五部分依据善恶观念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无产阶级政治革命进行了价值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