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2005年4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这几年来,市场上对此次改革的效应争论不休。本文将以股权改革为契机,结合当前的理论发展趋势,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以股权结构为联结点,主要研究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为此次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评价提供客观、真实有效依据。已有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章,普遍没有将行业性质差异纳入到研究中来,而是将是否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作为选取样本公司依据。在此情况下,就需要研究不同行业在股权结构产生变化之后,是否对公司绩效成效有所差异。本文依据企业竞争环境的程度,将行业性质分为竞争性程度低的和竞争程度适中或较高两类,选取发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即03-07年年度报告数据,研究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比例的变化、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值、流通股集中度、股权分置改革变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股权分置改革使公司非流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流通股比例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及股权高度集中的结构,增强公司前几大控股股东对第一大控股股东的抗衡力度,股票向全流通迈进了一步。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并没有达到大家对改制公司的预期,三年多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还不大明显,它带来的好处还不能完全在改制企业得到体现,甚至对竞争性程度适中或较高的企业绩效还有负作用,这可能与股权分置改革作用发挥时滞效应有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公司股权结构分类优化提供了依据。即竞争程度低的行业股权分置改革对该类企业的股权结构与绩效效应不明显;而在竞争程度适中以及较高的行业中,股权分置改革推进股权结构的完善,虽然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还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可望随着公司治理的完善、证券市场规范及法律法规环境完善,积极推进国有股退出,非国有股股东,尤其是机构投资股、外资股的引进对提高这类行业公司绩效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