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换道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常见而又危险的工况,尤其是在多车环境下,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的相对安全性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无人车在多车环境下换道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对多车环境下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及换道规划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多车环境下的周车轨迹预测模型。在现有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轨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考虑车型、车辆轮廓等外部参数的轨迹预测模型,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8YFC0807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换道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常见而又危险的工况,尤其是在多车环境下,换道车辆与周围车辆的相对安全性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无人车在多车环境下换道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对多车环境下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及换道规划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多车环境下的周车轨迹预测模型。在现有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轨迹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考虑车型、车辆轮廓等外部参数的轨迹预测模型,以提高模型对不同车辆进行轨迹预测的准确度。为了降低预测时的计算量,从而提高实时性,提出动态敏感区域,以过滤与目标车相关性较低的周围车辆。在NGSIM(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数据集上训练并对比了所提模型和其他同类模型(Conv Social LSTM),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在准确度和实时性上具有更好的表现,所提模型预测时的损失相比同类模型提高了7.7%。其次,研究多车环境下的车辆换道轨迹规划方法。根据自车运动状态信息,采用五次多项式规划方法得到换道轨迹簇,并根据车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定轨迹簇稳定边界。为了得到一条相对周车安全的换道轨迹,在周车预测轨迹的基础上,对周车建立安全性目标优化函数,以确定轨迹簇中的最优轨迹。设置简单换道场景,验证所提换道轨迹规划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验证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在多车环境下的可靠性。基于车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横向控制器,并在Carsim和Simulink上搭建仿真平台。设立前车与侧方后车干扰本车换道的多车场景,分别采用预测所得轨迹及真实轨迹作为参考,进行换道轨迹规划。通过分析换道过程中本车与周车的纵向距离及相对速度,验证所提换道规划方法的安全性。通过分析换道过程中车辆侧向加速度及前轮转角历程,验证所提换道规划方法具有较好的舒适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换道轨迹规划方法可以获得相对周车安全的换道轨迹。
其他文献
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测和及时预警对海上风机运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注意力机制的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状态监测方法.在训练阶段,通过注意力机制自动提取海上风电SCADA数据集输入参量与目标建模参量间的关联关系,同时采用GRU网络提取数据间的时序依赖关系,进而建立风电机组齿轮箱的正常行为模型.在测试阶段,采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Average,EWMA)控制图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常规逆时偏移算法将自由表面多次波作为干扰噪声进行压制,仅利用一次波进行成像。当地下构造比较复杂或由于观测系统排布客观因素导致检波点或炮点排列较为稀疏时,一次波的照明度无法满足成像需求,需要更为有效的成像算法来挖掘原始数据中蕴含的地下界面信息。自由表面多次波相较一次波拥有更长的传播路径和更小的传播角度,其照明范围更为宽广、照明度更加均衡,能提供额外的地下照明,基于双程时波动方程的逆
延安市地貌以黄土丘陵、沟壑为主,受到地形条件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用地紧张与资源问题日益凸显,由此实行“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成为必由之路,但却出现涉及黄土高填方场地稳定性、边坡防护以及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岩土工程问题。延安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复杂多变,地下水位不断变化,使得该地区压实黄土处于一种反复干湿交替的环境中。本文主要针对干湿循环作用的影响,自主设计一种黄土增减湿过程模拟装置,测试
火灾是钢结构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火灾高温作用会使高强度结构钢材的单向拉伸力学性能与循环加载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整个钢结构的破坏可能是由单个钢构件的力学性能劣化所导致。因此,进行高温后高强度结构钢材的力学性能研究与火灾后钢结构的断裂性能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已有研究成果证明微观机制断裂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钢结构的延性断裂,而它们是否也能够用于预测火灾后钢结构的断裂,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开展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其配套的充电设施供给日益成为迫切需求.城市充电设施合理布局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有助于有效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趋势与布局理念,提出城市充电设施规划模式、技术流程、需求预测和规划布局方法.将这种理念与方法应用于安徽省全椒县中心城区充电设施规划设计.规划结果表明,相应的需求预测和规划布局方法能够为完善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套建设与空间布局实践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