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华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于1994年1月成立,公司全部引进日本、台湾加工机械及“安井”品牌及加工工艺,在北京生产、销售速冻食品。华顺公司优势是:建厂时正处于我国速冻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厂家少。市场上并未形成行业名牌。产品新颖,花色品种多,打破了北方地区速冻食品市场“水饺”一统天下的局面。设备配套性好,实行了真正的速冻工艺,加工工艺先进。华顺公司的不足:产品为南方口味,市场面偏窄。生产设计能力为年产2500吨,规模偏小,对企业大发展不利。1994-1995年华顺产品以新、特迅速占领了市场,当年实现利润80万元。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迅速崛起,并继续扩展达到颠峰时期。此时盲目乐观的管理层,为了实现“大发展”,放弃了设备配套、产品新、特的内部优势,忽视了企业规模小的局限条件,推出了“大众化”发展战略--生产、销售水饺等中、低档产品。使企业投入到“瑞达”、“民乐”等众多企业的激烈竞争中。高档面点等市场拱手让给了“金城”等企业。几年间发展起来的近千家速冻食品企业,迅速占领市场的200多个新品种,使华顺公司陷入了更深的泥潭。当公司面对逐渐丧失的内、外部优越环境时,没有理性的思考、没有科学的分析、没有对症的良方,更没有扎扎实实的实施过程。而贯穿始终的盲目的新产品开发、低下的基础管理水平、南辕北辙的营销渠道选择、毫无合作精神的团队又加速了公司的消亡。1994—1998年作者是华顺公司股东之一—北京裕农贸易公司副经理,了解华顺公司创建、发展过程。1999—2000年作为华顺公司董事长,取得了许多一手材料和实际感受。<WP=3>本文通过北京华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由兴到衰的实际案例,以时间顺序为主线,以企业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为背景,详尽描述了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生产、营销及竞争战略、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真实情况,同时对于决策人物的性格、特点,领导风格也给予交代。力图在背景详实的基础上,使人们对于该企业存在问题的由来、发展及不断加剧进行思考,从而触类旁通,加以借鉴。在案例分析部分,本文从企业战略管理、新产品开发、营销渠道管理、基础管理几方面依据相关理论对该企业进行了诊断分析,并得出管理者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及能力是失败的直接原因的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