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萨满舞蹈的特点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满族萨满教祭祀仪式中的舞蹈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资料,对满族萨满舞蹈的发生、发展及存在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与研究。通过对萨满舞蹈的源流追溯、形态分析以及与蒙古族“博”舞特点的比较,归纳出满族萨满舞蹈的特点,并解读其文化成因。 本文共分引言、四个章节、结语三部分。笔者在引言中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资料与方法,介绍了一些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从萨满文化的发生(萨满信仰的起源、萨满的出现、萨满祭祀仪式与舞蹈的诞生)和满族萨满舞蹈的源流(历史上的满族萨满舞蹈、现当代满族萨满舞蹈)两个部分来分析满族萨满舞蹈的发生、发展,进而认识到:萨满教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其萌生、形成、发展、演变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是历史悠久的原始文化。 第二章通过对吉林省九台市莽卡满族乡的东哈满族村这一重大的民间祭祀活动的跟踪调查,对满族萨满教祭祀仪式中的萨满舞蹈景观给予了相应的阐释。 第三章研究了满族萨满舞蹈的几类特点。首先从舞蹈形态入手,通过对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分析、总结,归纳出满族萨满舞蹈的形态特点:1、仪式语境中的程式性;2、舞蹈的模拟性;3、动作的简朴性;4、舞蹈的超常性;5、舞蹈的神秘性。其次对满族萨满舞蹈的文化特点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归纳出满族萨满舞蹈的文化特点:1、原始文化特点;2、渔猎文化特点。此外,通过满族萨满舞蹈与科尔沁蒙古族博舞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任何一种舞蹈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文化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如果一种舞蹈失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文化环境,就将失去它发展的动力和生命力,而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因而,也只有在渔猎文化保留得比较完整
其他文献
羽毛球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喜欢,特别是它具有的娱乐性,健身功能吸引了很多学生参予这项运动中采.双打是大多数学生所喜欢一项.但许多学生却对双打的基本知识、配合时的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深入广泛地开展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要经验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重视对干部的防腐思想教育,预防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二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从体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和乡镇企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第一代和新生代两代不同的农民工群体。两代农民工群体在思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其成因非常复杂。浅层原因有经济利益分化加剧、社会各阶层矛盾凸显、境外势力的渗透
保税区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借鉴并参照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而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为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目前我国保税区共有15个,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
根据党章规定,地方党委在公共管理方面的领导权责大致有四个方面,即贯彻执行的权责、重大问题决策的权责、组织人事的权责、协调各方力量的权责。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
<正>经典不只是那些蜚声世界的大文豪所著的名篇,有一些能陪伴你良久,给与你启示,能过让你在经年后依然回味的应该也可以称做是我们自己的经典吧。接触三毛还是在大学,那时候
期刊
目的 观察爱母型和活性元宫220型两种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采用对比性研究,将2002年1月~2004年2月以随机方法,将404例健康育龄妇女分别放置两种IUD,其中爱母型
通过对高校教材使用情况以及二手书市场的分析,阐明教材循环使用的必要性,针对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实现教材循环使用这一途径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分析了在推进教材循环使用中可
目的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VTQ)技术对健康志愿者脾脏弹性值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7例健康志愿者,其中青年健康志愿者55例,中年健康志愿者31例,老年健康志愿者41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