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预约合同的违约救济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约是当事人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的契约,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合同。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交易双方签订预约合同,旨在借此固定交易机会,从而降低缔约的风险和成本。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运行,市场愈发活跃,市场主体在达成交易前签订预约合同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预约合同已经广泛存在于诸如商品房买卖、房屋租赁、民间借贷等领域。然而,我国的立法现状却并未及时跟上现实的脚步,《合同法》中并没有关于预约合同的规定。针对实践中频繁出现的预约合同纠纷,最高人民法院于2012年出台了《买卖合同司法解释》,其中的第2条首次正式规定了预约合同,同时明确了违反预约合同约定的责任性质为违约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不过,虽然《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规定确立了预约合同的独立性,但对于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和违约救济问题,司法解释并未释明,而这些问题在学界亦存争议。由于缺乏指引,各地法官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常常会因此陷入困境,并最终产生观点各异的裁判结果。本文试图全面考察国内外立法例及各方学者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及违约救济问题,为审判实践提供帮助。任何一个理论争议都源于实际问题,学界围绕预约展开的论争也不例外。在具体分析之前,笔者首先搜集整理了各地法院新近作出的判决,从中选取了几则具有代表性的判例,并提炼出了本文所要重点论述的问题,即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违反预约能否适用继续履行和预约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针对预约合同的效力问题,学界主流观点包括"应当缔约说"、"必须磋商说"、"内容决定说"和"视为本约说"。通过分析各观点的利弊,笔者认为预约合同既是契约自由的体现,也是对诚实信用的尊重,结合域外立法实践和我国自身情况,我们应在严格界定预约的基础上坚持"应当缔约说",以此奠定预约合同制度的基础。而对于违约救济中的两个争议问题,笔者在梳理各方分歧后也阐明了立场。关于继续履行的适用,一方面,笔者倾向于否定强制履行的适用,在多数时候,强制履行不仅有违意思自治,也不符合当事人的利益,更给法院执行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笔者并不完全排除强制履行的违约责任形式,但仅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法院方可作出相应判决。关于损害赔偿的范围,笔者主张不要将履行利益绝对排除在外,对信赖利益损失进行赔偿时也应当考虑机会利益,同时在具体操作中,不过分强调信赖利益和履行利益的区分,而是结合案件实际,运用缔约成熟度理论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主页建设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主页建设的对策。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镇燃气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燃气管道长度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埋地燃气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较大影响。本文结合城镇
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房地产随着次债危机的爆发而偃旗熄火,全球经济至此陷入迷局,各国纷纷在新兴技术领域寻求出路,以期在下一轮的新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
目的初步探讨消化道吻合术后患者胃管留置时外接负压吸引器或引流袋对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通过对468例消化道吻合患者外接负压吸引器或引流袋的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对两种不
本文简要介绍了经济情报及其特点、要素,阐述了当代大学图书馆与经济情报的关系,特别是作为信息产业一部分的图书馆应如何搜集、开发和整理经济情报,为社会服务。
开环型霍尔(Hall)传感器技术目前在非接触式电流测量产品中应用广泛。但是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处理一直是影响其精度的一大难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信号处理算法,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