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离子电容器的设计初衷是在商用电池电解液中利用离子插层型材料取代传统的电双层电容器(EDLC)负极,通过预金属化和不对称设计,以期获得更高的比能量、更宽的电压窗口和更慢的自放电,使得金属离子电容器兼具二次电池和电双层电容器的双重优势,正是由于以上特点使得金属离子电容器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锂资源的匮乏及其在地壳中分布不均的限制,使得其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离子电容器的设计初衷是在商用电池电解液中利用离子插层型材料取代传统的电双层电容器(EDLC)负极,通过预金属化和不对称设计,以期获得更高的比能量、更宽的电压窗口和更慢的自放电,使得金属离子电容器兼具二次电池和电双层电容器的双重优势,正是由于以上特点使得金属离子电容器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锂离子混合电容器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锂资源的匮乏及其在地壳中分布不均的限制,使得其并不适合于大规模储能应用。考虑到钾在自然界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的特点并且与锂的理化性质相似,因此,钾基储能被认为是可以替代或补充锂基储能的新型储能方式。目前,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其中,K+离子因半径较大造成了负极材料的结构不稳定以及电化学动力学缓慢等问题,从而阻碍了储钾材料的开发。就现有报道的储钾碳材料而言,它们普遍存在初始库仑效率低、充放电平台不明显、1V以下的充电容量低等瓶颈问题,这些特征不利于构建高电压的钾离子储能器件,从而限制了器件的能量与功率密度。本文以生物质硬碳为研究对象,在结构设计、储能机理探索和器件构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钾离子混合电容器(PIHCs),其具备低成本、高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特点。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纸巾衍生硬碳的储钾性能研究与柔性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的构建:硬碳的结构是高度无序的,具有随机取向的涡轮层状结构,提供了适合大尺寸金属离子(如K+离子)插层的传输通道,有利于快速储钾。然而,硬碳材料通常是由生物质材料衍生而来,呈现粉末状态,在制备电极时,需要引入导电剂和粘结剂,由于它们的引入使得电极的死体积增加,势必导致初始库仑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闭合孔对于硬碳的储钾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大多文献报道的储钾硬碳以开放孔为主,如何系统调控硬碳纳米孔的结构与分布至关重要。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巾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两步碳化工艺(250°C预氧化,700°C、900°C、1100°C、1300°C碳化),得到的硬碳纤维纸(分别命名为HCMB-700、HCMB-900、HCMB-1100、HCMB-1300)完整的保留了前驱体的机械柔性。通过BET、Raman、XPS、XRD、T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比表面积、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CMB-1300的储钾性能最佳,其表现出相当高的ICE(88%)、良好的倍率性能(100 m A g-1时254 m Ah g-1、1000 m A g-1时155 m Ah g-1)、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循环400圈几乎没有衰减),最突出的是,它具有与石墨类似的放电平台。当HCMB-1300负极与商业活性炭(AC)正极组装钾离子混合电容器时,由于HCMB-1300负极的这些独特优势赋予了PIHC器件高达4.5 V的高工作电压和152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实现了快速充电性能,超过了之前文献中报道的PIHCs。(2)“石墨+纸巾”衍生硬碳纤维的储钾性能研究与钾离子混合电容器的组装石墨是最理想的储钾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石墨负极在传统的KPF6基电解质循环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体积膨胀,导致容量快速衰减,使得石墨负极的储钾潜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石墨的价格一直攀升,这也将不利于它的实际应用。本文前半部分描述的纸巾硬碳(HCMB-1300)负极的放电平台接近石墨,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在HCMB中分别添加5%、10%、20%、30%的石墨时(分别命名为HCMB@5%Gr、HCMB@10%Gr、HCMB@20%Gr、HCMB@30%Gr),复合材料的放电平台也随之降低,研究发现HCMB@20%Gr在充放电平台、ICE和循环稳定性以及K+离子扩散动力学方面表现最佳,其具有与石墨高度吻合的充放电平台,以及基于粉末电极高达78.9%的初始库伦效率,这在目前报道的基于粉末电极的储钾负极材料中是最高的。不仅如此,其充电的可逆容量为272.7 m Ah g-1均高于上一章的HCMB-1300和纯石墨材料。基于HCMB@20%Gr优异的储钾表现,当与商业活性炭(AC)耦合组装成钾离子混合电容器时,由于HCMB@20%Gr的充放电平台相较于HCMB-1300更低且与石墨高度吻合,因此组装好的HCMB@20%Gr//AC PIHC全电池在4.5 V的工作电压下具有165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和19400 Wh kg-1的高功率密度。当能量密度为121 Wh kg-1时,其充电时间仅需20秒,这些性能超过了上一章中的HCMB-1300//AC PIHC和文献中报道的钾离子电容器。
其他文献
心智模型是个体和客观世界交互融合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内在表征,是一套可用于加工、筛选、描述信息的动态认知机制。心智模型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于1943年提出,随后得到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今已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物质的量系列概念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计算,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但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对于该主
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为使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构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发展,获得更高的财务核算水平。基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入手,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阐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的意义,提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心脏彩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250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2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房内径(LAD)水平及LVDD、LVEF、LAD阳性率和不同检查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赤道辐合带(ITCZ)作为南北半球热带地区信风交汇的狭窄地带,其位置的南北移动联动着全球季风气候变化。因此,研究ITCZ的模式模拟情况及其位置变化的归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评估了参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气候模式中与ITCZ相关的双赤道辐合带(Double-ITCZ)偏差,在此基础上得到改善该问题的一些方法。此外,还使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CESM模式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研
极端降水事件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中国和全球陆地季风区不仅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也是人口分布的密集区,因此,研究这些区域的极端降水变化及其相关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中国和全球陆地季风区过去和未来的极端降水变化,本文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利用“降水概率密度分布(PDF)临界值”作为极端降水阈值,基于小时降水观测数据,本文分析了近36年(1
目的 分析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应用心脏彩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40例与健康体检者40例,分别设为A组和B组,比较组间心功能指标、患者不同病程指标和治疗前后指标差异。结果 组间病情指标比较,A组LVDD指标、LAD指标高于B组,A组LVEF指标低于B组(P <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患者LVDD指标、LAD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本研究在站点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卫星降水资料、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气候模式资料、全球热带气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热带气旋直接和间接诱发的暴雨-洪水发生风险。风险分析指暴雨/洪水的发生概率和重现期,涉及到暴雨/洪水频率分析及其曲线上尾部特征,是基于工程设施的防灾减灾重要依据。首先以台风“烟花”
Mn(Ⅲ)是锰氧化还原循环中电子传递的中间体,广泛参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碳、铁和硫的地球化学循环。近年来在厌氧、微氧和有氧水环境中陆续发现了Mn(Ⅲ)有机络合物存在。它既可作为电子受体又可作为电子供体,通过金属-配体竞争反应控制其它氧化还原敏感组分的迁移转化,从而影响水环境中营养物和污染物的归趋。腐殖质是水环境中分布广泛的天然有机物,是常见的Mn(Ⅲ)络合配体之一,Mn(Ⅲ)-腐殖质络合物的重要
污水生化处理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我国环境领域的挑战性课题。热解碳化和厌氧消化是两种常用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可以实现污泥的低碳/负碳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污泥稳定化产物(污泥基热解炭(sludge-based carbons,SBCs)和厌氧消化污泥)通常被用于土壤改良。污泥稳定化产物中存在大量成分极其复杂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氯代烃是一类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潜在危害。外源的氯代烃污染会改变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生物降解氯代烃仍然是目前生态修复的有效方法之一。了解氯代烃污染场地中微生物功能群特征和评估其降解潜力对氯代烃污染的生态修复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并分析了我国武汉、天津四个场地不同深度沉积物中氯代烃污染含量和相关理化特性;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和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