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镁合金在兼具传统镁合金优点的同时,还具有高强耐热的特点,在汽车、电子3C及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Mg-RE-X系合金中特殊的LPSO相能够显著提高合金强度,改善合金塑性,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研究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合金组织的变化及LPSO相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形态、分布及变形方式的演变规律,能够为合金塑性变形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用Gleeeble 3500热模拟机对Mg-13Gd-4Y-2Zn-0.5Zr稀土镁合金在不同的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下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以及XRD等研究手段等对合金组织进行显微观察、物相及成分组成分析,并对合金组织中LPSO相的演变规律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均匀化及热压缩后的合金试样中,其物相组成包含α-Mg基体晶粒,分布于晶界处的共晶组织α-Mg/β相Mg24Y5,分布于晶粒内具有LPSO结构的第二相Mg12ZnY以及三元平衡相W相和I相。铸态合金试样组织中也有部分第二相Mg12ZnY的析出,但数量较少且还未生长完全。此外,热压缩后的晶粒尺寸整体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略有增加。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合金组织中的LPSO相大体上呈现三种形态,即晶粒内的细层片状、晶界处的杆状以及晶粒内的短棒或小块状。在各试样中都能够观察到细层片状LPSO相的析出,但在应变速率为0.01s-1,变形温度为450℃和500℃时,除了细层片状这种形态外,部分晶粒内的细层片状LPSO相断开彼此之间的连接,断裂分解成为短棒状或者小块状形态,这种形态的LPSO相可以对基体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同时,这两个状态下的合金组织中还出现了一种新形态的LPSO结构——沿晶界分布的杆状LPSO相,这种形态的LPSO相可以“短纤维增强”的强化机制对基体起到强化作用。合金在300摄氏度进行热压缩时,试样全部发生开裂,因此此合金的变形温度应选择大于300℃;在应变速率为0.01s-1,变形温度为450-500℃时,合金的组织状态最佳,此为合金进行塑性变形的最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