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政府的积极主导,军队打破自我封闭体系直接参与社会分工,把原来由军需部门实施保障的一部分职能从军队中剥离出去,交由社会承担并由地方来完成,从而建立起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应军队建设需要的开放型、专业化饮食保障体系。随着我军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制约了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此,需要加强对这一改革的研究和认识,根据各单位社会化改革的实践,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来指导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实践的发展,并根据实践的不断发展,来逐步促进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理论的成熟,最终引导、推进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特定背景,从理论发展和实践迫切性的需要出发,首先对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含义、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归纳,并对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系统中政府、军队和企业三方面进行了角色定位分析,提出了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原则;接着本文对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影响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进行了剖析,分析找到了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理论研究滞后,政策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乏力;部门职能变化,改革措施不配套,实施动力不足;市场程度较低,高资质企业较少,交易代价过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四条可行的策略应对:强调要深入探索军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整体筹划和宏观调控的能力;强调要合理解决成本测定与经费补偿问题,并运用经济学和数学原理给出了成本测定模型;强调要把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创造良的外部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妥善解决好分流安置问题、实现保障社会化平战转换、转变职能实施有效的监管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突破口;强调为完善整体运行机制,需建立健全管理监控机制、效益评估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