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到中心:女性的艰难之路——约翰·厄普代克三部小说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是美国当代卓越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评论家。他的作品以善于描绘当代美国家庭生活和异性婚恋而著称,揭示了当代美国人的精神和道德状况以及美国的社会现状,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兔子四部曲”。厄普代克的作品为其赢得了赞誉,但也引发了一些不满的声音:一些女权主义评论家批评厄普代克在其作品中表现了对女性的蔑视与厌恶。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女权主义的第二浪潮,作为对这次浪潮的回应,厄普代克写出了《S.》(1988)这部小说。此外,他分别出版于1968年和1976年的另外两部小说《夫妇们》和《嫁给我吧--一桩罗曼史》也可算作是对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的一个回应。这三部小说在时间上与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相互呼应,揭示了这次浪潮给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反映了当代美国女性经过这次社会浪潮之后社会角色和生活状况的变化。   出版于1968年的《夫妇们》以其露骨的性描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小说描写了居住在塔博克斯镇上的十对中产阶级青年夫妇由于精神空虚而沉浸于追求寻欢作乐中,从而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以及社会现状,包括女性为改善其生存状况所作的苦苦挣扎。《嫁给我吧--一桩罗曼史》出版于1976年,由于其故事情节简单在当时并未受到较多的关注。它讲述了性爱和婚姻的矛盾性,揭示了社会发展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困惑。同时,它探索了男人和女人在面对婚姻问题时所处的不同状况以及所作的不同选择,女性仍然处于弱势、从属的地位。1988年《S.》出版之时正值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的后期,这一应运而生的作品受到了部分评论家的关注。小说讲述了四十二岁的美国中产阶级女性沙拉·沃思离家出走寻找自由和自我的故事。据说这一举动是厄普代克对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的一个回应。然而国内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厄普代克创作这部小说的意图和主人公沙拉·沃思的形象之间有很大的差距。鉴于这三部小说与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在时间上的相互对应和内在联系,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文本和人物形象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出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的发展为当代美国女性的角色和生存状况带来的诸多改变。   全文共分四章,此外另附序论和结论。   序论简要介绍了约翰·厄普代克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创作小说《夫妇们》、《嫁给我吧--一桩罗曼史》和《S.》的背景。本论文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在这三部小说中厄普代克所塑造的女性人物的社会角色和生存状况: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伴随着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的兴起,当代美国女性到底在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她们处在什么样的生存状况中?她们为自己的地位改变做了何种努力?   第一章分析了《夫妇们》中的主要人物:安吉拉、福克茜和皮特·哈内马。通过对丈夫和妻子、男人和女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所处的不同生存状况的展示,可以得知生活在一个男权制社会中,即便是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已经兴起,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仍然处于受压迫的地位,而她们的丈夫则是男权制的化身。尽管她们也作出了一定的挣扎和反抗,但由于生活在一个男权制的社会中,她们仍然处于被动和受压迫的状况之下。女性生存状况在20世纪60年代要想取得重大的转变是相当艰难的。   第二章探讨了发表于1976年的《嫁给我吧--一桩罗曼史》中的主要人物。通过描述男女角色在面对性和婚姻问题时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所处的不同形势,从而得知女性仍然处于家庭的压迫之下,即便一些女性表面上看来已经摆脱了这种压迫如萨利,但其仍然无法自由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女人的命运仍然掌握在男人手中。   第三章全面分析了《S.》中萨拉·沃思的自由思想以及这种自由的局限性。与前两部小说的女性角色相比较,萨拉已经具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经济平等意识,更重要的是她还离家出走去寻找自由和自我。然而,她寻找自由和自我的结果是她迷失在避居地。最终,她不得不离开避居地到一座小岛上过着一种寄生的生活。因此,萨拉·沃思的自由形象并不彻底,这反映了美国女权主义第二浪潮之后女性生活状况所遭遇的尴尬变化。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她们面对压迫所作出的斗争的特点,以及她们所面对的障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女性要想取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她们还需作以下努力:首先,她们要克服根深蒂固的男权制思想对她们的压迫;其次,她们要提高自身修养,要取得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独立。最后,女性角色与生存状况的转变同时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完成。总之,女性要想取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她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边缘到中心,对女性来说是一条漫长和艰难的路。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认为尽管女性自身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她们身上仍然背负着男权制社会的压迫。虽然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整个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女性也逐步地获得了部分的自由,但要完成社会地位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对女性来说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俗语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土地”是中国农民的根,是他们千百年来只争朝夕,不懈奋斗的物质追求。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
汪曾祺的乡土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突出表现为文中流露的水意,它是作者的水情结使然。水情结对创作主体心理、对文学创作等多方面都有影响,我们研究水情结的文本显现,文本表达
网络小说自诞生伊始便与影视剧结下亲密联系,《第一次亲密接触》在2000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作为开端,经过试水、沉寂,网络小说影视剧改编终于在2010年大爆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