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间质和腺体)出现在在子宫腔被覆盖内膜及官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的妇科常见疾病。内异症在育龄期妇女中的发病率约为15%,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疼痛(痛经、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痛等)和不孕。内异症疼痛的发生机制至今仍然不清,导致其临床处理匮乏。因而,积极研究内异症疼痛的发生机制,获得特异性分子靶点,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内异症疼痛迫在眉睫。内异症是一种雌激素(E2)依赖性疾病,其是内异症发病的根源,也参与调控内异症神经炎症性疼痛的整个发生过程。但雌激素通过哪些途径或关键环节促使内异症病灶炎症因子产生以及病灶神经敏化导致神经炎症性疼痛的发生至今仍然不十分清楚。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免疫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细胞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内异症病灶中活化和脱颗粒的MC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增加的MC非常靠近病灶中的神经纤维;同时还发现,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的SC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内异症病灶活化的MC可释放组胺、类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等介质一方面可损伤神经导致神经损伤后的炎症性级联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促进神经肽物质如P物质(Substance 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产生,致敏的感觉神经纤维释放SP、NGF及CGRP进一步促进MC活化脱颗粒,形成一个正反馈环,最后导致患者产生疼痛的临床症状。由于MC上存在雌激素受体,因此,内异症病灶局部高水平的雌激素可直接通过其与MC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激活MC从而使其发挥生物学效应。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设计了本实验。首先检测比较非内异症女性的子宫内膜、内异症女性的在位内膜和卵巢内异症囊肿组织的E2浓度和MC数目与脱颗粒率,同时,进一步分析局部E2水平、MC脱颗粒数目和患者的疼痛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再通过细胞共培养后观察E2促MC脱颗粒能否促神经轴突生长及外周敏化;最后通过E2干预异位和正常内膜间质细胞,观察其是否对MC有募集作用,并检测内膜间质细胞中促MC募集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研究卵巢内异症囊肿局部高E2水平对MC募集与脱颗粒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内异症疼痛中的作用,为临床内异症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研究卵巢内异症囊肿局部高E2水平对MC募集与脱颗粒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内异症疼痛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分别通过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比较非内异症女性的子宫内膜、内异症女性的在位内膜和卵巢内异症囊肿组织的E2浓度和MC数目与脱颗粒率;通过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局部E2水平、MC脱颗粒数量和各临床参数(尤其是患者的疼痛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通过检测氨基己糖苷酶(Hexosaminidase,hex)证实E2能直接刺激MC脱颗粒;细胞共培养后观察E2促MC脱颗粒后能诱导PC12细胞轴突生长及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细胞的外周敏化;收集E2干预异位和正常内膜间质细胞后的上清,观察比较其促进MC募集的能力;Real-time PCR检测E2干预异位和正常内膜间质细胞后MC募集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卵巢内异症囊肿病灶局部高E2浓度与患者内异症相关性痛经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卵巢内异症囊肿病灶较对照内膜组织有更高的MC数目和脱颗粒率,且其与患者内异症相关性痛经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卵巢内异症囊肿的大小无关。3.E2能刺激MC脱颗粒释放生物学活性的NGF,促PC12细胞轴突生长和DRG细胞Trpv1和Nav1.8表达上调。4.E2能促异位间质细胞上调SCF,TGF-β和MCP1的表达,促异位病灶局部MC的募集。结论1.卵巢内异症囊肿局部高E2水平和高MC脱颗粒率均与患者内异症相关性痛经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卵巢内异症囊肿局部高E2能促MC募集与脱颗粒,通过释放生物活性的NGF促神经生长和神经敏化,进一步参与内异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