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雷德里克·弗朗瓦索·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受欢迎与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肖邦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数量多达58首的玛祖卡舞曲。这使他成为了音乐史上对玛祖卡这一体裁做出最大贡献的作曲家。直到今天,玛祖卡舞曲仍是世界钢琴表演舞台上常见的曲目,也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曲目。然而,国内研究文献主要通过乐谱分析的方式探究玛祖卡舞曲的音乐创作特点,尚未有研究通过音响版本比较的方式探究玛祖卡舞曲的演奏速度。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对肖邦玛祖卡舞曲速度方面的演奏特点进行探究,为玛祖卡舞曲的演奏与教学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肖邦的b小调玛祖卡舞曲(Op.33 No.4)为例,选取霍洛维茨、波利尼、傅聪和路易莎达所演奏的四个音响版本,通过客观的声学分析,同时结合乐谱以及音乐文本分析,对四个音响版本的宏观速度与微观速度的逻辑同一性与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揭示肖邦玛祖卡舞曲在演奏速度方面的特点。宏观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的演奏家具有相似的宏观速度。四位钢琴家的总体演奏速度都在每分钟122拍至136拍(接近快板速度)的范围之间。然而,四位钢琴家在A部分五次出现与重现的宏观速度安排上具有差异性,这可能是由于他们每个人对作品独到的理解与诠释,这体现出了演奏家鲜明的个人特点。以乐曲最富有特色的结尾句为例的微观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各版本在弹性速度的处理上具有逻辑同一性,主要体现在速度的选择、特定音节时值的延长、尾音的延长。但同时各音响版本又存在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乐句的演绎方式以及弹性速度的延长或紧缩,表现出不同的戏剧性效果。结合乐谱分析,可以发现每个演奏者的差异性处理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演奏家对音乐结构及其变化的理解。此外,通过对宏观速度和微观速度处理上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分析,发现各版本的宏观速度与微观速度存在紧密联系。众所周知,音乐的表现受到速度,节奏,力度,音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本文的篇幅有限,因此笔者只能在基于时间维度上的音乐速度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其他因素有待今后逐步加以完善。总之,本研究通过对b小调玛祖卡舞曲(op.33 no.4)不同音响版本间速度处理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声学分析,以及结合乐谱的音乐文本分析,揭示了肖邦玛祖卡舞曲演奏速度的特点,补充和推动了肖邦玛祖卡舞曲的研究,并为玛祖卡舞曲的演奏与教学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