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肝癌行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时手术过程复杂,术中肝断面常显露不清,易导致术中大出血而中转开放。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过程中,我们应用肝脏悬吊技术来帮助肝断面显露,增加手术安全性。这种改良的肝脏悬吊技术通过金手指的辅助,在腹腔镜下从下腔静脉右侧通过并建立肝脏悬吊。本研究旨在介绍这种肝脏悬吊技术并探讨其在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39例大肝癌进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的病人纳入本次研究。前27例没有使用肝脏悬吊技术(非悬吊组),后面12例都使用了肝脏悬吊技术(悬吊组)。这种肝脏悬吊技术在腹腔镜直视下沿下腔静脉右侧分离肝后隧道,金手指通过此隧道引导悬吊带从肝右静脉根部后方穿出建立肝脏悬吊系统。对两组病人的术中变量,术后并发症,以及远期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例如性别,年龄,肝脏功能,肝硬化等方面均相近。悬吊组和非悬吊组病人的肿瘤直径也相近(12.0 vs.12.6 cm,P=0.541),肿瘤超过10cm的分别有10例(83.3%)和20例(74.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693)。非悬吊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明显比悬吊组病人要长(415 vs.312 min,P<0.001)。非悬吊组病人术中的总出血量也明显更多(460 vs.200 ml,P<0.001),尤其是在肝实质离断过程中(300 vs.100 ml,P<0.001)。术中输血率也更高(55.6%vs.16.7%,P<0.001)。非悬吊组中有2例(7.4%)因术中大出血需要中转开放,而悬吊组中则没有病人需要中转(P=1.000)。术后两组病人整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75.0%vs.85.2%),但无明显差别(P=0.654)。术后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是反应性胸水,悬吊组和非悬吊组分别有8和15人出现术后出现胸水(66.7%vs.77.8%,P=693),每组各有3人需行胸腔穿刺抽液(25.0%vs.11.1%,P=0.348)。结论:腹腔镜下通过下腔静脉右侧入路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肝后隧道,金手指可以快速的引导悬吊带穿过此隧道建立肝脏悬吊系统。腹腔镜下肝脏悬吊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腹腔镜右半肝切除过程中的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输血需求。目的:腔内和腔外Pringle法肝门阻断技术均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以减少术中出血。我们简化了腔内Pringle法并广泛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中。收集我们中心肝癌病人腹腔镜肝切除病历资料,将我们简化的腔内Pringle法与腔外Pringle法进行比较,以评估腔内Pringle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708名肝细胞癌病人在我中心进行了腹腔镜肝切除。其中,457例进行了腹腔镜下Pringle法肝门阻断(PM组),251例未阻断肝门(非PM组)。在肝门阻断组中,166例采用腔外Pringle法(腔外PM组),291例采用简化的腔内Pringle法(腔内PM组)。通过比较各组病人的围手术期结果评估这种改良的腔内Pringle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与非PM组病人相比,PM组病人的肿瘤直径更大(4.5 vs.3.9 cm,P<0.001),肿瘤位于肝脏后上段的比例更高(32.4%vs.4.8%,P<0.001)以及更高比例的非解剖性肝切除(87.5%vs.38.2%,P<0.001)。腔外PM组和腔内PM组病人的肝门阻断次数和阻断时间均相近(1.9 vs.2.0,P=0.495;19.1 vs.19.9 min,P=0.295)。两亚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也相当。腔外PM组的中转开放率略高于腔内PM组,但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0.8%vs.8.9%,P=0.513)。PM组病人术后的转氨酶峰值水平高于非PM组,但腔内PM组和腔外PM组病人的术后转氨酶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结论:Pringle法肝门阻断最常应用于肿瘤直径较大,肿瘤位于肝脏后上段和非解剖性肝切除的病人。腔内和腔外Pringle法肝门阻断均可有效阻断入肝血流,但简化的腔内Pringle法不需要另外再在腹壁作穿刺孔或切口,并且不会干扰手术视野和腹腔镜器械操作,在减少腹壁创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目的:既往研究表明肝癌合并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手术并发症明显降低,但较少研究侧重腹腔镜肝切除在肝功能Child-B级肝细胞癌病人中的作用。我们回顾性收集近6年来我们中心收治的所有能够手术切除的Child-B级病人,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分析比较了开放和腹腔镜肝切除病人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和远期生存的差异。方法:2012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总共有186例肝细胞癌病人术前肝功能分级为Child-B级。根据肝切除方式不同,我们将其分为开放组(n=145)和腹腔镜组(n=41)。我们采用卡钳值为0.05的倾向性得分匹配将两组病人进行1:1精确匹配,并分析比较手术方式对Child-B级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和远期生存的影响。结果:未进行匹配前,开放组和腹腔镜组病人在年龄(50.9 vs.55.2岁,P=0.020),术前白细胞计数(5.1 vs.4.0×109/L,P=0.003),血小板计数(116.9 vs.79.2×109/L,P<0.001),门脉高压症比例(46.9%vs.73.2%,P=0004),肿瘤大小(8.1 vs.4.1 cm,P<0.001),大血管侵犯(24.8%vs.0,P<0.001)和中央型肿瘤位置(58.6%vs.78.0%,P=0.036)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1:1的精确配对后,每组各有32例纳入最后的研究分析,两组之间所有变量均无明显差异。开放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更多(487 vs.302 ml,P=0.062),术中输血比例更高(43.7%vs.15.6%,P=0.029)。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96.9%vs.71.9%,P=0016)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0.0%vs.15.6%,P=0.008)也明显比腹腔镜组病人高,主要体现在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胸腔穿刺以及呼吸功能不全的等并发症上。匹配之前两组腹腔镜组病人预后明显好于开放组,匹配之后两组病人的无瘤和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匹配后开放组和腹腔镜组病人的1年,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0%、48.2%和29.2%以及72.5%、58.9%和50.5%(P=0.477);而两组的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3%、68.5%和47.25%以及83.2%、65.2%和65.2%(P=0.793)。结论:与开放肝切除相比,腹腔镜肝切除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和呼吸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两组病人肝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相近,无明显差异。因此,腹腔镜肝切除能够降低Child-B级肝细胞癌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却并不削弱其远期预后。目的: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肝胆外科,越来越来的中心尝试开展腹腔镜肝切除。腹腔镜肝切除比开放肝切除技术要求更高,术中出血不容易及时控制,大出血常导致中转开放。目前,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探讨肝细胞癌病人腹腔镜肝切除时中转开放对围手术期和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肝细胞癌并进行腹腔镜肝切除的所有病人。通过1:3的倾向性得分匹配,将发生术中中转开放的病人与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切除的病人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的差异。此外,采取1:8的比例将中转开放病人与传统开放肝切除的病人(2012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精确配对,进一步探讨中转开放对肝细胞癌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总共有708例病人尝试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60例术中需要中转开放(中转率8.5%)。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术前有上腹部手术史(HR 2.520,95%CI1.107-6.451;P=0.028)、中央型肿瘤(HR 2.188,95%CI 1.198-3.997;P=0.011)以及大范围肝切除(HR 2.421,95%CI 1.255-4.670;P=0.008)是中转开放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发生大出血和手术断面显露不清是发生中转的主要原因。进行1:3匹配后,中转开放组病人(n=52)比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切除组病人(n=156)的轻微并发症(Clavien-Dindo I级和II级)发生率明显要高(48.1%vs.28.6%,P<0.001),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30-天的死亡率却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和中转组病人术后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0%,63.6%和46.4%以及82.7%,58.4%和58.4%(P=0.698),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1%,77.5%和65.3%以及95.0%,79.3%和63.4%(P=0.822),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将60例中转开放病人与1506例开放肝切除病人进行1:8的匹配后,开放组(n=464)和中转组(n=58)病人术后的1-,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2%,49.6%,45.1%和75.7%,49.4%,49.4%(P=0.276);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1.5%,64.2%,56.8%和92.1%,73.4%,60.5%(P=0.195),消除了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两组病人的预后仍然无明显差异。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中央型肿瘤和大范围肝切除是腹腔镜肝切除发生中转开放的独立危险因素,大出血和断面显露困难是中转的主要原因。中转开放后,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术中需要输血和术后轻微并发症发生的比例也更高。与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切除的病人和一开始就进行开放肝切除的病人相比,中转开放病人的远期生存并没有变差,表明及时中转开放不会影响肝细胞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目的:腹腔镜肝切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病人的外科治疗中,总结我们中心开展的648例腹腔镜肝切除,特别是大肝癌的腹腔镜肝切除,中央型肝癌的腹腔镜肝切除以及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的一些经验,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肝细胞癌外科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我们中心在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开展的648例肝细胞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并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进行的1506例开放肝切除病人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此外,进一步将大肝癌的腹腔镜肝切除、中央型肝癌的腹腔镜肝切除以及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逐一与开放肝切除作1:1的匹配,分析各组间术中变量、术后并发症和远期生存的差异。结果:1:1匹配后,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各有630例纳入最后的分析。与开放组病人相比,腹腔镜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更长(245 vs.219 min,P<0.001),术中出血更少(215vs.295 ml,P<0.001),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9.0%vs.2.5%,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9.4 vs.14.3天,P<0.001)。腹腔组病人的1-,3-和5-年的无瘤生存率高于开放组(76.8%vs.73.5%,62.7%vs.56.4%,53.6%vs.50.4%,P=0.040),但1-,3-和5-年的总体生存率与开放组病人接近(93.1%vs.88.1%,77.4%vs.75.6%,67.4%vs.67.1%,P=0.141)。各亚组分析中,腹腔镜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均比开放组要长,但腹腔镜复杂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却与开放复杂肝切除相近,而且腹腔镜组使用Pringle法肝门阻断的频率更高,阻断次数更多,平均阻断时间更长。亚组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大肝癌和中央型肝癌的腹腔镜肝切除与开放肝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病人的无瘤生存率高于开放组病人,总体生存率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开放肝切除病人相比,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肝功能更好,肿瘤更小,且多数肿瘤位于肝脏表浅位置。针对严格选择的病人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时,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更少,术后严重并发症更低。腹腔镜肝切除病人术后的无瘤生存率优于开放肝切除,但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大肝癌和中央型肝癌行腹腔镜肝切除以及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时,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与开放肝切除相近,术后并发症更低。腹腔镜复杂肝切除病人的无瘤和总体生存并不比开放肝切除病人差,表明腹腔镜复杂肝切除对严格选择的病人是安全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