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它决定了整个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构成和运作;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通过股权和债权共同作用的发挥及其合理配置来协调出资人和经营者之间、出资人内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和行为。两者通过作用于公司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到底股权结构、资本结构如何影响绩效,以及二者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非常特殊,既不同于英美式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股权结构,也不同于日德式的以金融机构为核心和企业法人相互参股的股权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由于历史、认识、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股权结构模式:国家股比例占据绝对优势、流通股比重较小、股权向单个股东集中、第一大股东常常处于绝对控股地位。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也不同于其他国家,我国的上市公司往往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资产负债率都比较低。本文通过对股权结构、资本结构相关理论的分析,结合2005年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国有股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主要是由于国有股其特殊的股权属性,可以通过政策等因素,给公司带来正面的影响;法人股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成熟,法人股股东缺乏积极参与治理、改善公司绩效的动力与能力;流通股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当前我国对外部小股东利益缺乏保护的情况下,股市对公司经营的监督缺乏效率,无法发挥股市本身的功能,流通股股东仍是“搭便车”的行为。第一大股东只有在持股比例在50%以上才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而在50%以下不能解释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这符合我国当前的状况,上市公司普遍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上市公司没有合理的利用负债资金来提高公司业绩。最后,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和股权结构、资本结构的优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