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液态发酵过程中次级代谢产物生产水平与菌体生长及形态密切相关,其中,几丁质合成酶基因作为一种形态调控基因,可影响丝状真菌在液态发酵过程中的形态发育。然而,红曲霉中几丁质合成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其对菌体生长发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尚且存在不足。基于此,本论文以紫色红曲霉LQ-6(Monascus purpureus LQ-6)为亲本菌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NCBI比对分析,挖掘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态发酵过程中次级代谢产物生产水平与菌体生长及形态密切相关,其中,几丁质合成酶基因作为一种形态调控基因,可影响丝状真菌在液态发酵过程中的形态发育。然而,红曲霉中几丁质合成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其对菌体生长发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尚且存在不足。基于此,本论文以紫色红曲霉LQ-6(Monascus purpureus LQ-6)为亲本菌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NCBI比对分析,挖掘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家族;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敲除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Ⅵ,从而扰动几丁质合成途径,改变菌丝的形态发育,调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并结合图像分析以及转录组学分析,初步阐明扰动几丁质合成调控红曲霉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分子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chsⅥ重组菌株的构建以M.purpureus LQ-6为亲本菌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NCBI比对分析,挖掘得到7个几丁质合成酶基因,并通过氨基酸同源性分析、保守结构域、跨膜结构域以及蛋白结构比对分析确定Monascus 5162基因属于chsⅥ类几丁质合成酶。利用无缝克隆技术获得基因敲除载体pXS-5162和回补表达载体pBA-5162,并通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敲除Monascus 5162基因,获得4个转化子,经PCR及测序验证最终得到基因敲除菌株M A5162;之后利用PEG介导转化法将pBA-5162导入菌株Δ5162原生质体中,经验证获得回补表达菌株M purpureus cp:5162。2.chsⅥ对生长发育、菌体形态及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考察了基因chsⅥ基因缺失菌株的菌落形态分析、菌丝形态发育分析以及生长代谢和细胞壁、胞膜的变化情况。缺失chsⅥ基因后,M.purpureus A5162突变菌株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直径几乎不受影响,气生菌丝短而稀疏,孢子萌发率降低,提高了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液态发酵过程中,chsⅥ基因的缺失明显改变了菌丝形态,顶端和侧分支均出现尖端肿胀现象,孢子囊减少。TEM分析及其细胞壁、胞膜生理特性分析显示,敲除chsⅥ基因后,几丁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细胞壁、细胞膜结构破坏。液态深层发酵过程中,Δ5162菌株的红曲色素生物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几乎没有桔霉素的产生;通透性增加,胞外色素的占比分别提升了 22%(YMPs-370 nm)、20%(YMPs-410 nm)、40%(RMPs-510 nm);并探究了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多氧霉素B对M purpureus LQ-6的影响,发现在低浓度(50 mg/L)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可抑制红曲的生长,但总色素产量分别为55.45 U/mL(YMPs-370 nm),63.60 U/mL(YMPs-410 nm),61.90 U/mL(RMPs-510 nm),相比亲本菌株 LQ-6,胞外色素的产量分别提高了 45.07%、64.60%、56.75%。3.转录组学分析转录组学测序结果显示,第4天和第7天的样本中M purpureus Δ5162分别有2664个(996个基因上调,1698个下调)和2495个基因(1894个上调,601个下调)在mRNA表达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敲除chsⅥ基因后,与孢子发育和生长相关的信号通路,如MAPK信号通路、Ca2+依赖的信号通路、几丁质生物合成通路、laeA基因调控因子和WetA基因在发酵早期显著下调。此外,chsⅥ基因的缺失也会干扰发酵过程中的碳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位于红曲霉色素和桔霉素生物合成簇的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尤其是位于桔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表达水平。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书法书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隐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是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书法艺术逐渐走向世界,而中国书法中隐喻式惯用语的英译水平却还不能满足国内外读者的需求,甚至让外国读者产生误解。因此,译好中国书法中的隐喻式惯用语,有利于书法文化的传播。本实践选材于欧阳中石所著的《中国书法艺术》。该书论述了从先秦时期到近现代的书法艺术发展状况。在对该书的
典故是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能够以最简练精到的语言揭示最深刻丰富的内蕴,是我国古典诗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毛泽东诗词具有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大量运用典故便是其中之一。典故英译恰当与否会极大的影响毛诗英译文整体质量的高低。如何处理毛诗中的典故,使其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和欣赏,是译者必须要克服的一道难关。接受美学理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较之传统的翻译理论,接受美学提倡不仅要关注原作及作者的
森林质量反映了森林的现实生产力,立地质量反映了森林的潜在生产力,它们是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评价森林质量与立地质量时需要森林参数作为支撑,森林参数的获取离不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不仅费时费力,大范围的调查周期太长。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快速地获取长时间、大尺度的森林参数成为可能,因此探索利用遥感技术评价森林质量和立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研究森林质量与立地质量的空间分布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耕地的重金属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重金属镉(Cd)无法被微生物降解而蓄积在土壤中,与其他谷类作物相比,水稻更容易从土壤中积累镉。镉的长期摄入会导致贫血、心力衰竭、肝肺损伤等,解决镉超标大米质量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目前多种大米降镉技术已投入使用,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使大米营养物质流失、功能特性变差等。因此,需在现有降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各方法的优势对
摘要是读者了解文章核心内容的重要途径。摘要英译的质量会影响读者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把握。本翻译实践来自《家具与室内装饰》期刊杂志社,其摘要常见流水句、长难句和文化负载词。实践工作期间,需要笔者对摘要的译文进行审校和重译。在工作过程中,笔者发现从翻译的思维环节来判断,家具摘要常见的翻译错误可分为解释性错误和文法性错误。为了进一步寻找这两种分类下的常见错误类型,笔者为部分未审校的译文制作了一个小型语料库,
科技文本的文体严谨,逻辑性强。因此在英汉翻译中,能否准确把握科技文体中显性和隐性逻辑关系是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因素。科技英语中的逻辑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显性逻辑关系,主要通过逻辑连接词实现逻辑连接;另一种是隐性逻辑关系,通常体现在词汇、短语句子中以实现逻辑连接。在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中,笔者发现具有隐性的因果、转折、条件、递进的逻辑关系的文本容易对读者造成理解困难,因此,需要将这些隐性逻辑进行显化。
黑米富含花色苷类成分,对氧化应激引起的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具有预防作用,充分挖掘黑米花色苷的功能潜力和作用机制可为预防多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过量光暴露会造成视网膜光氧化损伤,引发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摄入花色苷有助于维持视力健康,保护机制涉及缓解氧化应激、炎症和凋亡通路。但目前关于花色苷是否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发挥保护视力的报道还不多见,对其调控机制的探讨也不足。本研究以黑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集游赏、休闲、生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然而标准化的开发模式忽略了场地文化内涵和人群多元诉求,“千园一面”现象频出。为更高效利用公园绿地资源,以在地文化的视角活化解决景观风貌同质化、文化内涵缺失、认同感匮乏等现实问题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在国内外经典案例的引导下,以文脉延续理论、场所精神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心理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查阅、案例
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会议中被提了出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指导性作用,建设特色小镇、发展特色小镇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特色小镇在2014年首次在浙江省被提出之后,国家三部委和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关于特色小镇的文件,为加快特色小镇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好基础。乡村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我国新农
我国米糠资源极为丰富,年均产量达1400万吨以上。米糠中含34~52%膳食纤维和9.60~81.85 mg GAE/g的多酚,是制备膳食纤维和多酚的优质资源。天然多酚常常与膳食纤维结合,膳食纤维-多酚的相互作用与多酚和膳食纤维的结构和性质息息相关。米糠极易酸败,米糠酸败会使米糠膳食纤维和多酚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米糠膳食纤维和多酚结构的改变势必会导致膳食纤维-多酚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米糠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