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已经日益认识到对英语学习这一复杂过程最终结果起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外语学习研究的重点由老师的教逐渐转到学生的学。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到理论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并被认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动机理论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现有动机理论研究不足的事实,构成了本文作者从事我国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的重要原因。因此,本项研究是关于非英语专业专科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本文以期回答:非英语专业的专科大学生的主要动机类型是什么;动机类型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如何;性别差异与学习动机使用的关系如何。本论文调查对象是246名临沂师范学院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其中男生88名,女生158名。所采用的调查工具包括一份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和一份随机采访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被输入电脑,并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首先是因子分析,旨在分析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其次是相关性分析,探索动机类型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是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性别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差别。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内部兴趣、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成绩、和学习情景动机。这与高一虹等人对本科生调查得出的七类学习动机的前六种相符。调查结果还表明专科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成正相关性。较高的学习动机确实能激发英语学习,但是自我认同的英语学习成绩能保持现存的动机,甚至能激发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获取学习动机。此外与男生相比,女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更注重成绩并依赖于学习环境,她们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通过研究学习动机类型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本文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提出有效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建议。恰当的教师行为及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还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本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只有短期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长期学习目标也是必要的。教师还应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认识到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实现个性化教学。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在英语学习动机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