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生产经营方式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农村地区因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生活琐事等引发的恶性伤害案件时有发生,各地受理的各种“民转刑”案件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农村“民转刑”犯罪大多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因此,深入分析“民转刑”案件的成因,探索遏制农村“民转刑”犯罪的对策,成为司法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作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就此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本文分三个部分,以甘肃省的一些“民转刑”案件为例,对“民转刑”案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导语部分。着重从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特别是“民转刑”案件的趋势和危害进行了简要说明,从而引出其研究的现实依据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首先阐述了“民转刑”案件的涵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并从当事人的受教育程度、法制观念、社会心态、职能部门作用的缺失等主观和客观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了“民转刑”案件发生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的对策建议。这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第三部分是结语,总结全文。研究方法主要调查综合研究,重点采取实地调查走访、座谈交流、查阅文献等方式总结梳理近几年“民转刑”案件的类型,从中概括“民转刑”案件的发案现状和特点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