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车载电缆终端与网侧柜电场仿真及结构优化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冬季各地环境温度差异较大,局部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40℃以下。在海拔较高、自然环境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会面临严酷气候环境的挑战。车载高压电缆终端是系统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电场在电缆终端处分布极不均匀,容易形成局部放电,甚至可能造成绝缘击穿等故障的发生。在专门设计的高原型电力机车上,将车顶高压设备集中于车内屏柜中,这种特殊的屏柜被称为网侧柜。由于车载网侧柜运行环境及其电气设备的特殊性,车载网侧柜的设计不能够仅仅按照现有屏柜标准进行执行。因此,针对特殊环境下的电缆终端进行电场仿真及相关研究、对网侧柜及其重要部件的电场仿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目前运行在高寒地区机车的特殊情况,对车载网侧柜内故障电缆终端进行初步解剖分析,并根据故障电缆终端解剖结果及现场被破坏情况,推测放电可能发生的原因;分别对涉事机车已破坏电缆终端及同型号正常未击穿电缆终端的内部材料进行相对介电常数及电阻率等基础电气参数测试;基于电缆终端绝缘结构及材料测试结果,建立了车载电缆终端三维仿真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该网侧柜内发生故障的电缆终端进行正常情况下与存在气隙情况下的电场仿真分析,以研究高寒地区故障电缆终端放电通道延伸及击穿机理;本文还进行了还原现场环境的低温局部放电及耐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电缆终端放电量远大于室温下,且电缆终端在低温耐压试验中击穿;仿真及研究结果表明,运行环境温度是导致电缆终端放电通道产生及延伸,最终导致故障发生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Pro/Engineer Wildfire 5.0建立车载网侧柜简化仿真模型,分别针对车载网侧柜进行正常电压下及典型过电压情况下的动态电场仿真分析,研究网侧柜内易击穿点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车载网侧柜中存在电场畸变严重的情况,对网侧柜的安全运行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基于相关标准及原网侧柜的仿真结果,本文提出优化结构设计布局方案,对比优化前后的网侧柜电场仿真结果,电场畸变情况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现代电力系统中,大型汽轮发电机机组转子轴系具有显著的弹性,在一定条件下将会由于机械和电气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发电机轴系扭振。当交流线路中存在串联补偿电容时,有可能出现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SSR)。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造成的危害极大,发电机转子轴系会因反复承受较大转矩造成疲劳损伤,导致其寿命降低,严重情况下可能使大轴出现裂纹甚至断裂,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内蒙古上都输电工程
贯通同相供电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由电力机车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更无分相之虞,代表了未来电气化铁路发展趋势。本文依托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电气化铁路贯通同相供电与运
开关电源以其体积小、质量轻、效率高、功耗低等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电子设备中,并不断地朝着小型化、高频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这对开关电源的性能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作为开关电源驱动控制芯片中为功能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的电路模块,供电模块的性能指标对芯片的整体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首先对开关电源的背景及分类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其供电电路的背景、意义及结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电并网规模的日益增大,电网中的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加剧,对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无功优化模型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日益复杂的电网结构,因此研究风电并网后的无功优化问题,对于改善风电并网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位于地理位置较近的风电场风速相关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以Nataf逆变换技术为基础实现风速相关性的样本空间采样,从而模拟各个风电场风速使得仿真结果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