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保护规划中传统文化习俗的延续与发展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W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传统文化习俗的遗存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产之一。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却往往导致古城保护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漠视与忽略。如何弥补古城保护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使古城的传统文化习俗得以延续和发展,保持充沛的城市活力?   在对目前古城保护反思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中国文物保护法、可持续发展理论、文化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从平遥古城历史文脉、平遥古城传统空间和平遥古城传统文化的方面着手,用建筑历史与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寻求解决保持古城活力的方法。   论文通过对丽江古城传统文化习俗传承模式的借鉴,从宏观发展战略、中观调整以及微观保护的方法,结合物质空间与非物质文化两个系统,用历史学、城市规划学并结合社会学,民俗学,旅游学等有关学科知识,对平遥古城保护规划中传统文化习俗的延续与发展作出了新的诊释。   论文最后落脚于平遥古城的发展方略、平遥古城空间格局传承和平遥古城传统文化习俗展示空间的营造上,将平遥古城保护规划中传统文化习俗的延续与发展落实到实践当中,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平遥古城活力再生的途径。  
其他文献
遮阳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节约能源、营造高质量的室内光环境和开阔建筑艺术形式上的表现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爆发后,为减少能耗和获得高质量
一个时期以来,景区的价值以客流量为依据,接纳游客多,说明景区的特色鲜明、观赏价值大,这不但能提高景区知名度,而且能壮大地方经济。但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加强,以及对旅游品质的要
城市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和认同,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焦点。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植根于全体市民中的价值观念,它以不同于法律的形式
在机动车保有量暴增,城市拥堵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公共自行车系统(PBS)被认为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被国内外大中城市广泛引进。作为一种适合短距离出行、低碳
西南地区流域是我国流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长江水系上游和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三条国际河流。加强西南地区流域的人居环境建设是西南地区流域开发和发展的重要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从诞生逐渐走向成熟。由于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站在何种立场和采用何
国内外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彼得.卡尔索普指出步行友好环境是TOD成功的关键要素。国际上许多先进的公交
住宅建筑顶层住户的室内居住环境问题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相比较非顶层住户的居住环境,顶层住户室内夏热冬冷问题更为突出。居住者有着很强烈的意愿,希望能够解决这一长
通过对西南地区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探索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以“流域”为区域单元的城镇体系的建构,初步探讨流域城镇化进程与城镇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探讨流域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消费文化已经遍及世界每个角落,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渗透了各个领域的研究。建筑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横跨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等多门学